云城寺
云城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城东北方向十五华里的广武镇后王村。该寺历史悠久,初建于五代十国后唐时期,先在村北,后移至村中,再于民国时期迁建于今地。
历史沿革
该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57年的五代十国,已有千年历史。此寺后经战乱被毁。明朝嘉靖七年,再次修建云城寺,后又被毁。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王村善男信女又捐资三建云城寺至今。
村民曾在村北故址处掘出一块表面为长方形石块,上书“敕建”2字,雄健有力,但不明系何朝何帝敕建。
建筑特色
云城寺现有长明大殿一座,大雄宝殿一座,两层楼房十间,东西耳房十间,东厢房七间,共二十七间。另有山门一座。整个寺院约三市亩之大。大殿里现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高约三米左右,威严壮观。且有蜜源菩萨像一尊。东厢房里有地藏王菩萨像一尊。大殿门前走廊,还横排着四根高大石柱,柱子上写着四句长联。
大殿前檐的上端,还有文殊菩萨、普贤二菩萨之木雕坐骑青狮子、白象。寺内还保存着建寺时的叫南长家,居西的叫北高家。南长家是项羽作战时的亡穴之墓,墓三丈六,墓宽两丈六,长达百丈,整个面积约三市亩之大。北高家是刘邦作战时的亡穴之墓,墓高六丈六,占得功德石碑和皇封奠基石。
而今该寺所存建筑中,除院内居北1所2层的砖木结构的“大雄宝殿”,年代较早,较有特色外,余多为近年新建。该建筑坐北向南,二层,底层面阔5间,硬山两面坡顶,正面前廊下立石柱4根,其上原刻有对联3副(多被凿毁),廊上立方木柱4根。底层中间设门1座,上层居中3间设槛窗,并设门3座。最有特点的是,在上、下两层的正面屋檐下,连接各柱的花板上,均雕刻出佛教故事及龙形、花卉的木刻彩绘图案,面积大,雕刻精,色彩艳。另外,两山墙正面上部头处,均嵌有内容大体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麒麟图案。室内底层顶部用木板作棚。正脊及岔脊的饰兽为近年修缮房顶时所补。除外,寺内尚存1通立于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的《创建云城根基长明殿、无极宫碑》。
地理环境
云城寺地理条件优越,距郑州市只有三十公里,东连古都开封相国寺,西连龙门石窟,南连“荥阳郑氏名人苑”,中连兴国寺,洞林寺、环翠风景旅游区、登封古刹少林寺,北连黄河游览区、汉要二王城。总括概观,确是一处中原腹地的旅游胜地。
参考资料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后王村云城寺_金方艺术摄影_新浪博客.新浪博客.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