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创刊于1953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国农业大学为学术支撑的畜牧行业综合指导类期刊。杂志以推动我国畜产品安全与生产的和谐发展为己任,已成为畜牧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论文的重要载体,基层畜牧人员和农村养殖户交流经验的有益桥梁。

简介

《中国畜牧杂志》始终以畜牧产业发展为导向,围绕畜牧产业应用技术与管理技术创新传播为核心,搭建“官、产、学、研”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广泛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平台。杂志不断创新,以服务行业、服务读者为宗旨,已拥有一个稳定的读者群。《中国畜牧杂志》编辑委员会有顾问7人、委员75人,集名家之智慧,博众家之所长,是中国畜牧人的老朋友。

历史沿革

《中国畜牧杂志》自1953年创刊以来,经历了多次变革。1963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学杂志》,1980年以双月刊稳定发行。2004年起改为月刊,2006年改为半月刊,2014年12月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2017年,该刊刊期由半月刊变更为月刊,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促进信息交流。

办刊宗旨

《中国畜牧杂志》热心为广大从事畜牧科研、生产和农村养殖人员服务,促进科研与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科技版关注国内外畜牧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最新动态,市场版则以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的主体为服务对象,关注“生猪、奶牛、家禽”三大领域。

主要栏目

科技版——遗传育种、畜牧生物技术、繁殖生理、营养饲料、动物保健、动物生产、饲料加工与检测和综述等栏目;

市场版——产业透视、新闻聚焦、食品安全、畜牧经济、畜牧生态、热点解析、国际资讯、环球科技、名企追踪等栏目。

栏目方向

2006年改为半月刊后,设立了包括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等在内的多个栏目。2017年1月合刊后,期刊内容以综述、科学技术、产业经济、特别报道四大板块呈现。

人员编制

根据2019年10月《中国畜牧杂志》编辑部官网显示,编辑委员会由顾问7人、委员75人组成。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中国畜牧杂志》被多家数据库收录,包括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多个版本)、CA化学文摘(美)、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

出版发行

截至2019年10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畜牧杂志》共出版文献13194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载文量为7602篇。

影响因子

《中国畜牧杂志》在2017年度《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影响力指数CI值528.724,排名第8,除草业类期刊外,在畜牧兽医杂志类期刊中紧追两大学报,总被引频次4946、影响因子为0.852。

据2019年10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畜牧杂志》总被下载1376368次、总被引6454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12、(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19。

据2019年10月21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畜牧杂志》被引量为33373次、下载量为271593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畜牧杂志》影响因子为0.70,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876名,在畜牧兽医类(104种)中排第11名。

荣誉表彰

该刊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曾获国家期刊提名奖、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

投稿要求

1、稿件应符合该刊栏目要求,选题新颖,具有学术价值或实际意义,“综述”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研究动态或进展;

2、试验设计合理,试验方法科学,试验样本满足统计学要求,统计方法科学合理,数据可信,论据充分,语言表述准确精炼;

3、文稿格式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看本刊格式整理,注意相关字母及数字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可下载参考该刊投稿须知及格式示范;

4、投稿文章中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单位),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联系方式(电话、手机、邮箱、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并签署版权协议,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5、编辑部请审稿专家对来稿提出修改意见,稿件处理中编辑部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