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冯·米泽斯(1883年4月19日-1953年7月14日),奥地利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以其在概率论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驾驶员服役,并设计了一架600马力的军用飞机。米泽斯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国家,包括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哈佛大学担任教授职位。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概率的频率定义和统计定义的公理化,以及空气动力学、弹性、塑性、湍流理论和数值分析等领域。

人物生平

1883年4月19日生于奥地利伦贝格。

1907年,米泽斯在维也纳获博士学位。

1909-1918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应用数学教授。

1920年,任柏林大学应用数学教授和应用数学所所长。

1921-1933年是《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的创始人与编辑。

1933年,离开德国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任教。

1939年到哈佛大学任教。

1944年任该校戈登麦凯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教授。

1953年7月14日卒于波士顿

研究业绩

米泽斯是概率的频率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19世纪频率理论先驱者泊松和威廉·维恩等人的思想,提出了概率的频率定义和统计定义的公理化。他将事件的概率定义为在独立重复随机试验中出现的频率的极限,并将此极限的存在性作为他的第一条公理。他的第二条公理是,对随机选取的子试验序列,事件出现的频率的极限也存在并且极限值相等。这种频率法的理论依据是强大数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易为实际工作者和物理学家所接受。然而,他的定义排斥了概率论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如某个事件在一无限重复的试验序列中无穷多次发生的概率。尽管经过他本人及后人的多方修饰,但仍不尽如人意,不断有人在继续讨论研究。真正严格的公理化概率论只有在测度论与实变函数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他的频率极限理论反映在其编著的《概率,统计和真理》一书中。

1915年,由他设计、奥地利军队制造了一架600马力的军用飞机,而且他作为驾驶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他关于飞行理论的著作曾一再增订出版。另外,他对弹性、塑性、湍流理论、数值分析等学科也有贡献。

“米泽斯的主要工作是概率的频率定义和统计定义的公理化。”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

“数学原则中也有其经验的一面,这一个侧面不再谈论‘结论的必然性’,但在认识论的研究中也不能忽略它。”──米泽斯

人物评价

米泽斯的主要工作是概率的频率定义和统计定义的公理化,他的研究不仅在数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在认识论的研究中不容忽视。他的工作为概率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他的理论对后来的概率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