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盘耳属(学名:Guepiniopsis)是担子菌门花耳纲的一个属,由法国真菌学家纳尔西斯·泰奥菲勒·帕图拉德于1883年发表。该属真菌软胶质或硬胶质,具柄,菌盖盘状、斜盘状或浅漏斗状。目前已知约有1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报道3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胶盘耳属
拉丁学名 Guepiniopsis Pat.
参考文献 Tab. Anal. Fung. II.1:27. 1883.
同物异名 Cucpinia auct.
形态描述担子果散生至群生,软胶质或硬胶质,具柄,菌盖盘状,斜盘状或浅漏斗状。子实层生于盘的内侧。菌丝薄壁,锁状联合存在或缺如。柄表及不育面覆盖有薄壁或厚壁、具隔、细胞常膨大而呈念珠状的有时宽棒状的皮层菌丝。原担子圆柱状或棒状,成熟后叉状。双核化侧丝存在或缺如。担孢子弯圆柱状,弯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卵圆形,具隔。以分生孢子和、或芽管萌发。
讨 论
Patouillard(1883)描述Guepiniopsis担子果为具柄和盘状菌盖,子实层盘内侧生的。后Patouillard(1887)又扩大了属的界限,包括了具盘状或匙状菌盖的具柄子实体类型。Patouillard(1900)更进一步订正了此属,包括了具单侧生子实层和特化或相对不特化的皮层菌丝的种,如Guepinia elegans Berk.et Curt和G.spathularia(Schw.)Fr.等。Llogy(1920)未承认此属。Fisher(1931),Martin(1932),Martin和 Fisher(1933),Kennedy(1958),Donk(1964),McNabb(1965),Lowy(1971),Reil(1974)都接受了Patouillard修正后的定义,且自Martin(1932)将此属限制在具膨大的、念珠状的皮层菌丝的种内,这一概念一直沿用至今。Guepiniopsis作为花耳科的一个易于定义的属被大多数真菌学家所接受。
Guepiniopsis的担子果盘状,具柄或缢缩的根状基部;子实层盘内侧生;不育面覆盖有近栅栏状排列的、厚壁、具隔、细胞膨大而呈念珠状的或宽棒状的皮层菌丝。这一系列特征构成了此属的鉴别特征。
至今世界上已报道约5种,我国有3种。
模式种:Guepiniopsis torta Pat.(=G.buccina (Per.: Fr.)L.Kenn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