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状黄芩
盔状黄芩(学名:Scutellaria galericulata L.),又称普通盔状黄芩、沼泽盔状黄芩或有帽盔状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具短柄,柄长2-7毫米,腹凹背凸,背面密被短柔毛。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在节上生纤维状须根。
茎直立,高35-40厘米,有时可达80厘米,锐四棱形,微具槽,除沿棱角疏被下曲短柔毛外余均无毛,中部以上多分枝,下部常无叶,节间常比叶短。
叶具短柄,柄长2-7毫米,腹凹背凸,背面密被短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0.8-3厘米,茎下部者较大,向茎顶渐变小,先端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膜质至坚纸质,上面绿色,疏被短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侧脉约4对,上面凹陷下面明显隆起。
花单生于茎中部以上叶腋内,一侧向;花梗长2毫米,密被下曲短柔毛,靠近基部有一对线形无毛的小苞片。花朵成对出现在茎的同一侧,但不会出现在茎的顶部。花萼开花时长约3.5毫米,外密被白色短柔毛,盾片着生在萼筒中部稍下方,高约0.75毫米,果时花萼长5毫米,盾片直伸,高1.5毫米。
花冠紫色、紫蓝至蓝色,长约1.8厘米,外被具腺短柔毛,内于上唇及下唇2侧裂片间被微柔毛;冠筒基部微型胶囊大,宽约1.5毫米,向上渐增大,至喉部宽3.5-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半圆形,宽2.5毫米,盔状,内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先端微缺,基部宽6毫米,2侧裂片长圆形,宽1.5毫米。雄蕊4,均内藏,前对较长,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药室裂口具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中部以下被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
花盘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长0.5毫米的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
小坚果黄色,黑三棱状卵圆形,径1毫米,具小瘤突,腹面中央具果脐。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盔状黄芩喜欢湿地,常见于海拔440-1060米的水沟旁冲积地上,生长在沼泽和湖岸线上。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半球的北部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和几乎整个加拿大。在中国产自陕西省(榆林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塔城地区、托里县),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欧洲各国,苏联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日本也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