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迎天子
曹操迎天子是指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掌握政权的先前事件。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董卓迁都长安后,洛阳市破败,诸侯皆不愿接手皇帝。荀彧却认为此乃良机,建议曹操迎接刘协。曹操在进军途中提出迎奉天子,并派曹洪前往洛阳,但受阻。袁绍曾有意迎帝,但犹豫不决,为曹操留下机会。董昭助曹操与杨奉联络,杨奉推动护送天子至洛阳。在荀彧等人劝谏下,曹操决定迎帝至许都。自此,曹操以天子之名行事,命令皆以皇诏发布,获得政治正统性和合法性,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在群雄中占据有利地位。
基本介绍
曹操迎天子,即指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前事件。当时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皇权低落。因为皇帝没有军事力量,空有皇帝之名,加上董卓火烧洛阳搬都长安,使洛阳残破。因此各方霸权都不想去接收皇帝。而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则建议曹操迎接刘协。在分析厉害之后曹操当机立断决定迎献帝。皇权虽然低落,但他名义上还是汉朝的皇帝,终究还是正统的。所以拥皇帝的还是被世人认为是正规的。当时袁绍,受沮授、田丰等人的建议下也曾考虑要迎献帝。不过犹豫不绝,加上在反对方审配等人的反对下还是没有行动。拥护献帝后,曹操即牵都许都,放弃残破的旧皇城洛阳。自此曹操开始以天子之名行事,他的命令都以皇诏颁布。这种挟天子令诸侯的情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他自称为魏王,然后他儿子曹丕废帝建立曹魏为止。
参考资料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腾讯网.2024-10-31
南阳《草庐对》历史和社会背景.卧龙区人民政府.2024-10-3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相.光明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