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丝带凤蝶

丝带凤蝶

丝带凤蝶(拉丁学名:Sericinus montelus),又名软尾亚凤蝶、马兜铃凤蝶、软凤蝶、白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丝带凤蝶属的蝴蝶种类。

丝带凤蝶只分布在东亚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等地区。丝带凤蝶一年二代,成虫4-8月出现,雌雄异型,分春型和夏型,夏型较春型大,成虫交配后多将卵产于北马兜铃叶片背面,美国白灯蛾孵化后主要以北马兜铃和蝙蝠葛的叶片为食。

形态特征

丝带凤蝶成虫翅展50-60毫米。雌雄异型,差异较大。雄蝶翅淡黄白色。前翅基角、前缘、顶角及外缘黑色或黑褐色;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1个黑色条斑;中后区有1列大小、形状都不规则的黑斑(有时这些黑斑中夹有红色)。后翅有1条中横带,中间错位后与臀角大黑斑相连接,大黑斑中有红色横斑,此红斑有时断续沿中横带伸到前缘;红横斑下有蓝斑;有的中室还有1块大黑斑;尾突的长度通常短于雌蝶或等于雌蝶,绝不会长过雌蝶。

(图片参考:)

雌蝶前翅中室有5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不规则黑褐斑;前缘、外缘、亚外缘区、中后区、中区、基区和亚基区都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或带。后翅基区、亚基区有不规则的斜横带;中带红色,在rs室错位,到中后区直达后缘,且镶有黑边;在红色带外侧(即亚外缘区)是黑色带,此带间有的具有蓝斑;外缘波状、黑色;尾突长,黑色,末端黄白色。翅反面与正面相似。

(图片参考:)

美国白灯蛾体黑色,海参状,有白色次生毛。胸腹部每节有4个枯黄色的圆锥状突起,其上生有刚毛,其中前胸两侧一对特别长,呈触角状。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

生活习性

丝带凤蝶成虫栖息于中低海拔阔叶林区、溪流、田地等场所。成虫飞行较缓慢,常以滑翔的姿态飞行,有落地吸水的习性。卵群产于植物的茎及叶上。幼虫群栖,以马兜铃科马兜铃属为寄主植物,包括北马兜铃、马兜铃、铁线莲状马兜铃等。

(图片参考:)

分布范围

丝带凤蝶只分布在东亚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河北、甘肃、宁夏、山西省、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省江西省、安徽、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

(图片参考:)

繁殖方法

成虫可开发人工养殖,也可用于观赏工艺品的制作。卵的采集与正确处理是进行人工饲养的关键环节。

卵的采集

春季采集丝带凤蝶在佳木斯市地区的寄主植物为北马兜铃,南方丝带凤蝶的寄主也是马兜铃属植物。在雌蝶飞翔的区域,选择寄主植株茎下部,其卵环状散产于粗壮茎的周围,有时单株产卵多达上百粒。采集时用剪刀在卵下部剪断,用棉花将断口处包好,并用清水浸湿,以达到保湿的目的,即可带回网室进行培养。

夏季采集

夏季寄主植物北马兜铃生长茂盛,选择有雌蝶活动的区域,在较大叶片背面采集卵粒。卵粒多产于叶背,卵的数量较多,分布均匀。这时可在叶柄处剪断,用药棉包好,滴加清水保湿后带回。

室内饲养卵的采集

室内饲养时卵的采集主要是要认真观察雌性蝶产卵的时间,可在网室内的寄主植物上寻找卵粒。一般观察雌蝶的交尾和产卵是容易的事,可随时获得新产卵,以此可以计算卵的孵化期。

卵的处理

卵的检查

野外采集的卵必须进行检查,可将卵粒放于体视显微镜下,通过放大观察有无被寄生昆虫留下的产卵孔,寄生的卵不宜进行人工饲养实验,以免影响其它卵粒的正常生长。

卵的培养

丝带凤蝶的卵采回后要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的不同时间来观察卵内的变化。一般浅黄色会逐渐变深,而且孵化孔处的颜色变深程度大。如果卵的颜色不发生变化,说明卵被寄生或为未受精卵

种群现状

丝带凤蝶被列为中国14种珍贵凤蝶总科、蝴蝶收藏首选品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对丝带凤蝶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

百花山昆虫 - 丝带凤蝶 Sericinus montela.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09-16

港城生物多样性 | 陆生昆虫之蝴蝶⑯:丝带凤蝶.连云港市环境科学学会.2024-09-16

丝带凤蝶.昆嵛山保护区管委会.2024-09-16

庄传说中的故事 - 丝带凤蝶.中国科普博览.2024-09-16

【泰山昆虫科普】——丝带凤蝶.泰山景区.2024-09-16

【生物多样性看山西】| 野生动植物篇.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9-16

北京常见昆虫系列——丝带凤蝶.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2024-09-16

婺城区也有珍贵的丝带凤蝶?.婺城新闻.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