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蜡钉菌目、地舌菌科、地勺菌属,主要生针叶林中地上。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吉林省、四川省、云南省等。
中文学名
地勺菌
拉丁学名
Spathularia flavida Pers. : Fr.
中文别名
地勺
地位
蜡钉菌目、地舌菌科、地勺菌属
形态特征
子囊果肉质,较小。高3-8cm,有子实层的部分黄色或柠檬黄色,呈倒卵形或近似勺状,延柄上部的两侧生长,宽1-2cm,往往波浪状或有向两侧的脉棱。菌柄色深,近柱形或略扁,基部稍膨大,粗0.3-0.5cm,长2-5.5cm。子囊棒状,90-120μm×10-13μm。孢子成束,8枚,无色,棒形至线形,多行排列,35-48μm×2.5-3μm。侧丝线形,细长的顶部粗约2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云杉、冷杉属等针叶林中地上成群生长,往往生于青苔间。
分布地区
吉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新疆、四川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等。
经济用途
有记载可食用。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