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别名出隧、蔬、绿节、菜、茭首、菰首、菰笋、菰手、茭笋、茭粑、茭瓜、茭耳菜,为禾本科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
茭白生长于湖沼水内。分布我国南北各地,为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90-180厘米,基部节上具不定根。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具横脉纹;叶舌膜质,略呈三角形,长达15毫米;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30-100厘米,复总状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或基部者开展;雄性小穗通常生于花序下部,具短柄,常呈紫色,长10-15毫米,外具5脉,顶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雄蕊6,花药长6~9毫米;雌性小穗多位于花序上部,长15~25毫米,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芒长15~30毫米,内稃具3脉。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花期秋季。
茭白是我国第2大水生蔬菜,经济效益显著,是蔬菜中的佳品。茭白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茭白主治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治烦热,消渴,黄疸,痢疾,目赤,风疮。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形态特征
菰(《别录》)又名:蒋草(《说文》),菰蒋草、茭草(陶弘景)。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90~180厘米,基部节上具不定根。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具横脉纹;叶舌膜质,略呈三角形,长达15毫米;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30~100厘米,宽10~30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复总状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或基部者开展;雄性小穗通常生于花序下部,具短柄,常呈紫色,长10~15毫米,外稃具5脉,顶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雄蕊6,花药长6~9毫米;雌性小穗多位于花序上部,长15~25毫米,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芒长15~30毫米,内稃具3脉。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花期秋季。
分布范围
分布中国南北各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湖沼水内。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温暖、寒冷的气候均能生长。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水田栽种。
生长繁殖
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春季,将老株挖起,分成数丛,每丛有苗2-3株,按行株距50cm×40cm栽种。
田间管理,栽徨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肥1-2次。
参考资料
茭白.中医世家.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