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女,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种子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与教育经历

孙群于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作物专业获得学士。随后,她在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在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获得种子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孙群曾在2000年7月至2001年5月担任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员,以及2001年6月至2002年3月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担任实验助理。自2002年4月起,孙群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担任讲师,后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并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2013年6月起,她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孙群主讲“种子加工与贮藏” “种子生产与贮藏实践” “专业认知”等课程,并参讲“种子学专题”。

研究经历

孙群的研究方向包括种子加工、种子贮藏、种子质量无损检测等。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包括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五规划项目和农业部种子全程技术研究北京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社会职务

孙群担任多个社会职务,包括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她还是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的评审专家,并承担北京市及山东省“种子贮藏员”持证人员的培训工作,已培训约2000人。

学术成果

出版著作

孙群主编的《种子加工与贮藏》(2008,北京:高教出版社)和副主编的《种子学》(2010,北京:科技出版社)、《观赏药用植物图鉴》(2008,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等书籍,为种子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发明专利

孙群参与了多项发明专利,包括推拉式垂直板种子发芽装置和种子形态自动化识别软件等。

发表论文

孙群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涉及种子质量无损检测、种子加工、种子贮藏等多个领域,为种子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获得荣誉

孙群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1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以及201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