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豚鹿印支亚种

豚鹿印支亚种

巴岛花鹿(Axis kuhlii),又名印度豚鹿或巴岛豚鹿,是印尼巴韦安岛上特有的鹿,属于偶蹄目鹿科花鹿属动物。雄性巴岛花鹿高60-70厘米,鹿角分成三叉,出生时没有斑点。其学名是为纪念德国动物学Heinrich Kuhl。由于数量稀少、分布地有限及失去栖息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巴岛花鹿列为极危物种,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

形态特征

巴岛花鹿体形中等,但较为粗壮,四肢较短,显得矮胖,臀部钝圆且较低,姿态象猪,因而得名。雄性豚鹿长着细长的三叉角,全身淡褐色。

生活习性

生活在沿河两岸的湿地。昼伏夜出,既善穿越灌草丛,也能跳跃障碍。多单独活动,在发情交配期临时集成小群。喜欢吃烧荒后再生的嫩草,也吃芦苇叶和其他水生的植物,偶尔偷食大豆、玉米苗和瓜类等作物。很少进入离河岸较远的山地森林活动。很少见于陆地森林。除了福特猛禽蟒蛇外,它们只有很少天敌。

分布范围

巴岛花鹿主要分布于印尼巴韦安岛,也有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记录。

栖息环境

巴岛花鹿主要栖于海拔500-800m的江河两岸及其附近长有蒿草(芦苇)的沼泽湿地。

保护等级

巴岛花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