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其前身为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广告学等4个本科专业以及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册本科学生1000人。。

办学条件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多年来,学院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职能。现已经发展为一个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型学院。学院现有教师6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41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44人。下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广告学等四个本科系及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人文艺术实验教学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汉语培训中心。全日制本科学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始终把培养“好品德、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目标,拓展专业,全面展开教学改革,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科教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院建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及产学研基地20余个,学生实习实训成果明显,受到学生、专家和社会的好评。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英国威尔士格拉摩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等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有“双学位”、海外短期访学等多种方式的留学途径。

通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广告学等专业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先后在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重庆市大学“校园之春”广告设计大赛、重庆市公益广告大赛等大型专业竞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60余项。毕业的学生已成为政府机关以及交通、旅游、金融、教育、商业服务、新闻媒体等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与社会科学课题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6项,在核心期刊和其他公开刊物上发布论文600余篇。

机构设置

院办公室、广播电视新闻系、艺术设计系、旅游管理系、广告学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人文学院实验中心、汉语培训中心、马蒂亚斯教授工作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专业介绍

广播电视新闻(本)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传播领域以及党政机关、文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文秘宣传、策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市场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新闻摄影、播音与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网络策划与编辑、网站经营与管理、报刊电子编辑、传媒策划与营销、文化产业管理、交通文化传播、电视专题与栏目、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作品分析。

就业服务方向: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文化产业,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以及广告、旅游、设计行业的宣传策划和管理部门。

从事主要工作:新闻采访写作,报刊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网站策划与管理、播音与节目主持、宣传文秘、栏目策划与营销、传媒管理、新闻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旅游管理(本)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策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管理与实务、饭店管理概论、导游业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就业服务方向:各类旅游公司、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星级游船等单位。

从事主要工作:导游、旅游营销、旅行社管理、酒店运作与管理、游船旅游组织与管理、旅游市场规划与旅游行政管理等。

艺术设计(时尚品设计)(本)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审美和现代设计的意识,能从事首饰饰品设计、皮具箱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家居用品设计,并能综合运用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将功能、结构、工艺、形态、市场融为一体,进行新产品设计开发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效果图技法、人机工程学、设计图学、产品设计原理、设计符号与产品语义、设计材料成型与原理、饰品起版制作、箱包出格、箱包电脑出格(Bagcad)、首饰设计、箱包设计、创新性产品设计、产品摄影。

就业服务方向:主要服务于集团型和中小型企业产品研发中心、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类公司、各类造型设计专业类公司、各类装饰公司、广告公司设计部、大中型企业产品设计部门从事有关设计、品牌管理及推广等。

从事主要工作:辅助教学、设计制作、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本)

培养目标:主要研究方面为产品包装、品牌形象、企业整体形象、书籍设计、视觉语言、广告及媒体等领域的设计实践及理论。该专业有自身的服务对象与专业特性,沟通产品与人的关系,注重设计功能及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注重对设计的创意美学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平面设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图形创意、插画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型录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印刷与材料工艺、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服务方向:主要服务于各类广告媒体、设计公司、各类装饰公司、网络公司、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电视美术编辑、印务公司从事有关设计工作;企业机构形象管理及推广顾问等。

从事主要工作:辅助教学、设计制作、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本)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对城市形象设计、室内外景观设计、交通景观设计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外建筑史、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与构造、建筑设计基础、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装饰材料与构造、环境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设计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服务方向:主要服务于室内设计公司、承建商、建筑工程公司、环境景观设计公司,从事有关设计管理及施工等工作。

从事主要工作:辅助教学、设计制作、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广告学(本)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广告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创作技能,宽广的科学和文化知识,熟悉我国新闻与宣传政策法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能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市场调查机构、信息咨询行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经营与管理、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市场调查分析、公关宣传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与市场调查、广告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广告媒体研究、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摄像与摄影、广告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整合营销传播、广告效果研究方法。

就业服务方向: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等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

从事主要工作: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经营与管理、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市场调查分析、公关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硕)

研究方向:

1.高等院校党建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本方向系统探究高等院校党的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历史和现状、本质和规律,对高校党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方法创新、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校教职工党员和大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等重要内容展开深入分析研究。

2.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本方向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四科”教育为基础,探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新途径和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文化品位。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3.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本方向运用现代青年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新成果,对青年学基础理论(包括青年本质理论、青年发展理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方法论等重要内容展开深入分析研究。

4.大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本方向运用道德理论和心理理论的研究新成果,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着重对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如何有效解决现实中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重要内容展开深入分析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

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研究方向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统一。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辨证关系和内在统一的机制,又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本研究方向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深入科学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实践,具有理论开拓和创新价值,它有助于克服对待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教条主义,有助于提高马列主义教育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本研究方向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其着重点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确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明确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规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轨道发展。

3、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统一。本研究方向的重点在于:通过较为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当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实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系统全面研究与应用,使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在新闻学教育和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4、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本研究方向的重点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中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指导意义,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针对现实中各种经济思潮和学派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指导性、实践性。

科研成果

2005年5月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海报设计大赛荣获唯一一等奖作品《亚太城市一家亲》

——获奖教师:谷峰、周玫

2005年5月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海报设计大赛荣获入围奖作品《亚太交响曲》

——获奖教师:曾强、蔡晓艳

2006年11月第三届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奖赛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荣获学院组织奖/曾强荣获优秀组织奖

——曾强、林江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2007年2月首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中标作品

——获奖教师:曾强、梅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