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暻(生于1703年7月4日,卒于1777年4月27日),清代皇室成员,是诚隐郡王允祉的第七子。其母为侧福晋田佳氏,田佳氏之父乃笔帖式敦达礼,弘暻所在的诚郡王系属第二代。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1703年),弘暻降临于世。雍正六年(1728年),弘暻获封奉恩镇国公,开始在清朝的爵位体系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雍正八年(1730年),因其父爱新觉罗·胤祉被夺爵,弘暻接替父亲成为诚郡王第二代。乾隆四十二年三月(1777年),弘暻离世,虚龄七十五岁。由于长子永祜早卒,次子奉国将军永珀又被革去爵位,最终由三子永珊袭封诚郡王系第三代,为奉恩镇国公。

人物简介

他在康熙四十二年五月(1703年)出生,首先在雍正六年(1728年)受封奉恩镇国公,後来在两年後的五月(1730年)接替被夺爵的父亲允祉成为诚郡王第二代,但因为诚郡王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固山贝子。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1777年),他去世,虚龄七十五岁,由于长子永祜早卒,次子奉国将军永珀又被革去爵位,因此由三子永珊袭封诚郡王系第三代,不过也是递降一级,为奉恩镇国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