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类孔洞是一种常见的冷轧板缺陷,主要由基板中存在的聚集状夹杂、大型夹杂、分层等缺陷引起。研究表明,敞浇和非常规操作是导致此类缺陷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夹杂类孔洞缺陷的发生,需要从连铸浇注环节入手。

形成原因

夹杂类孔洞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材质因素,即铸坯中的皮下夹杂、卷渣、表面裂纹等缺陷导致基板局部区域强度减弱,在轧制过程中形成孔洞;二是轧制工艺因素,包括轧制过程中的板面局部区域变形不均匀或受损而导致的孔洞。据统计,约60%以上的孔洞形成与材质中的夹杂有关。通过研究发现,敞浇和非常规操作是导致连铸坯中大型夹杂等各类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

防止措施

熔炼方面

使用高质量原材料,控制炉料及孕育剂、球化剂的尺寸适宜。

加入适量溶剂,促进夹杂物和有害元素生成易于分离的熔渣。

充分精炼金属液,去除夹杂物。

对铸钢熔炼进行充分脱氧和脱硫处理。

适当提高熔炼温度,利于高熔点合金熔化。

注意搅拌后金属液的静置时间。

浇注方面

合理设计浇注系统,添加挡渣装置。

控制浇注速度,避免金属液飞溅。

减少浇包高度,降低冷豆生成风险。

制模方面

保持砂型紧实度均匀,确保砂芯高温强度。

准确合型,保护砂型完整性。

执行铸造工艺规程,避免砂型过烧。

参考资料

大型铸钢件夹杂类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中铸协铸钢委.2024-10-29

铸造缺陷及其对策.个人图书馆.2024-10-29

如何解决夹杂、夹渣孔洞、粘辊等缺陷.网易.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