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木尔乡

木尔乡

木尔乡,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历史沿革

1953年,设木尔乡。

1972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21年1月,撤销木尔乡,以原原木尔乡呷乌村所属行政区域为九都镇的行政区域;原木尔乡布柳村、叶尔村、永格等村、块只村、草木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特木里镇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木尔乡地处布拖县西北部,东与火烈乡相连,南与补尔乡接壤,西与特木里镇交界,北与九都乡相邻,区域面积24.8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木尔乡地势较平坦开阔,平均海拔在2385米。

气候

木尔乡光照充足,空气干燥。春冬寒冷多雪,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多年平均气温10.1℃。无霜期年平均198天。年平均降水量1114.7毫米。

水文

木尔乡境内木尔河和叶尔河自东向北流入特木里河,河道全长6.5千米。

自然灾害

木尔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泥石流、冰雹、干旱、低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木尔乡辖草木、呷乌、块只、布柳、永格斗、叶尔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木尔乡下辖6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草木村。

经济

综述

2019年,木尔乡有工业企业2个。

农业

木尔乡有农业耕地面积705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荞麦、燕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287吨,其中马铃薯2741吨,苦荞麦84吨,玉米462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马、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8865头,年末存栏6725头;羊饲养量7726只,年末存栏5315只;牛饲养量2589头,年末存栏1985头;马饲养量167匹,年末存栏136匹;家禽饲养量4.9万羽。

人口

2011年末,木尔乡辖区总人口5693人。

截至2019年末,木尔乡户籍人口7550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木尔乡有小学2所,在校生641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木尔乡有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11人。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木尔乡有“村村通”电视用户260户,入户率45%。

社会保障

2011年,木尔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38人,支出74.8万元,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供养21人,支出3.8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24人,参保率35.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木尔乡有移动电话用户984户。

交通

2011年,木尔乡境内通车里程17千米。

人文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主要分男服饰和女服饰。

布拖县彝族男子喜欢头包青色丝帕或棉帕,彝语称“俄提”,宽1尺许,长30至40尺,盘缠于头上,将发髻包于帕中,上衣绸质或棉质的紧身单衣,多为黑色或蓝色,窄袖,高腰,前襟、项背、袖口上滚绣花纹,衣领及右襟边缀以九排长绊银扣或铜扣,男裤大多用青布或蓝布缝制,其特点是裤裆深、裤腰肥大、裤脚窄由裤带一天蓝色蓝色或草绿色棉布缝制,中空,可作口袋用。冬天时,外披羊皮披毡、羊毛披毡或“察尔瓦”。中年男子和小孩在节日时,还要在肩上挂“英雄带”。

布拖彝族妇女一律穿百褶裙,上着长衣。换裙前的女孩裙呈筒状,用红白相间的羊毛线或棉线织成,下端用青布、白布或蓝布折叠成褶皱,用红黑布条镶边;青年妇女穿红黑相间的百褶裙;中年、老年妇女着蓝、青布百褶裙或黑色的羊毛线百褶裙。女青年戴帽子或“哈帕”;中、老年妇女戴“俄硕”。一般外披“哈波”或“哈波勒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