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是一本由于语和、庾良辰合著的图书,于1997年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4010955。该书主要探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

内容介绍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ISBN:9787544010955,作者:于语和,庾良辰主编

作品目录

目录

引 言

一 文化及文化学的概念

二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结构特点

三 西方文化及其特点

四 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

第一章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欧洲传教士大批东来

二 利玛窦以后的传教事业

清代天主教传教事业

四 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东学西传”

一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的西传

二 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第二章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原因

第三章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输入

一 实用科学的传入

二 社会政治学说的传播

三 各种学术思想的传播

四 基督教新教入华

第二节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途径

一 留学生对西学的传播

二 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翻译

三 近代报刊对西学的传播

四 新式学校对西学的传播

第三节 近代的“东学西传”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

二 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影响

第四章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一节 在侵略和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处于文化“入超”的不利地位

第三节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第五章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论争

第一节 全盘拒绝与盲目排外

第二节“援西入中”

第三节“中体西用”

第四节“全盘西化”的提出

第五节 近代的反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突

第六章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 政治影响

二 经济影响

三 文教事业的影响

四 风俗习惯的影响

第二节 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观念及思维方法的影响

一 从“崇古薄今”到“后胜于今”

二 从“家庭本位”到“人格独立’

三 从“重人事”到“重科学”

四 从“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

五 从“重农抑商”到“商业富国’

六 从“模糊”到“科学”

附录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著名人物传略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