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邦俊

杨邦俊

杨邦俊,男,1934年9月生,四川绵竹县人。

杨邦俊,男,湖北枝城市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语文教师,语文人本教育的开拓者,创立的互动性阅读被学界称为新世纪五大阅读教学创新模式之一。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收入资料索引。长年致力于语文人本教育的研究和实践,2000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语文教育人本论》,2001年《语文学习》发表《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2011年《中学语文》刊发《人本教育的开拓者——浅析杨邦俊的语文教育智慧》重点介绍,2012年第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刊发《林泉丘园语文人》全面介绍语文人本教育的研究和实践,2012年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语文人本教育》。在湖北省内外执教语文人本教育观摩课和作大型专题报告30余场,每次均引起强烈反响。

基本介绍

1956年西南农学院土化专业毕业。现任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化学》、《作物营养与施肥》、《有机农业》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全国高校《农业化学》、《有机农业》等教材。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有一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培养硕士2名。对有机肥进行了多年深入研究,在有机肥对水稻锌营养的调节、有机肥对紫色土磷酸酶活性和磷的转化与供应、有机肥改土节肥增产效应和秸秆还田技术规程等项研究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知名语文教师杨邦俊

杨邦俊,湖北枝城市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知名语文教师,语文人本教育的开拓者。

自1997年以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阅读互动论》《人本教育论》《生态课程论》等论文和教例65篇,其中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5篇收入资料索引,创立的互动性阅读被学界称为新世纪五大阅读教学创新模式之一。参编多部正在使用的教材和教参。在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散文、随笔20多篇,2009年第11期《美文》刊发散文《己丑新春纪事》。

发展介绍

人本教育研究和实践

长年致力于语文人本教育的研究和实践,2000年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语文教育人本论》,率先在全国提出语文人本教育的主张,经过多年探索,形成语文人本教育的系统理论,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征先生多次撰文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语文学习》上点名介绍教改经验。2001年《语文学习》刊发《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面向全国专栏介绍,2011年《中学语文》刊发《人本教育的开拓者——浅析杨邦俊的语文教育智慧》重点介绍,2012年《语文教学与研究》刊发《林泉丘园语文人》全面介绍语文人本教育的研究历程。

历经30年理论准备,20年实践探索,10年精心写作的研究专著《语文人本教育》,201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征先生为本书题词“百年语文,趋归人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学语文编辑室前主任顾振彪先生题写序言。2013年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第13次年会上专题介绍。

2008年以来,应邀在湖北省内外执教语文人本教育观摩课和作大型专题报告30余场,每次均引起强烈反响。有《中国石拱桥》《胡同文化》《我的呼吁》《漫话清高》《论语全读》《地域文化进入语文课程教学的尝试》等人本教育经典教例公开发表以后,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中国石拱桥》课例入选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周成平教授主编的全国新教材培训教材《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语文卷)》,《漫话清高》课例,入选新课标研制专家组组长巢宗祺教授总编的全国语文教师成长读本《一线考察 优质课例篇》,《胡同文化》教学课例入选秦训刚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师读本》。这些案例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国内众多名校收入学校主页。其中,《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被2000多所学校和教师个人转载,成为第五代语文教师的代表课例之一。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1.全国中语会课题:语文课内外衔接课题研究

担任该课题主要研究者之一,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在全国著名语文教学杂志上发表。提供了大量教学经典案例和研究现场,教学经验由著名专家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上推介,面向全国推广。为课题研究主讲全国性的研究课和作教学辅导报告,在全国中语界产生强烈反响。

2.全国中语会课题:高中语文“双促双发”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方案的制定,直接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撰写理论文章和提供经典教例在权威语文教学期刊上刊发,为课题实验进行基础研究和作教学辅导报告,执教全国性教学观摩课,引起强烈反响。课题2005年经全国中语会鉴定正式结题。

3.湖北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

参与主持并具体实施课题的选题论证,所选课题前卫,研究价值大,论证严密,被确立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组织和实施,2006年4月该课题通过省级鉴定正式结题。

4.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

担任总课题组成员和基地联络员;具体承担子课题的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组织承办了课题研究首届全国性年会。课题研究成果处于同类研究前列,在全国7个省市50多个参加单位引起热烈反响,2006年被中央教科所科研处评为专家型教师。担任执行主编,编著《课题式、学科式、拓展式:三式递进探究性学习》,2007年1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5.湖北省教研室课题:普通高中阅读教学与考试研究

担任课题组组长,组织多次课题研究大型活动,提出“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念,开发经典阅读教材,主编课题研究丛书《经典阅读300题》,全书共六册,现代文和文言文分开编写,各设上、中、下三册,分别供高中各年级使用。每册精选60篇经典文章供学生阅读,每篇阅读设置4至6道阅读练习。现代文按经典叙事,经典抒情,经典议论,经典说明四大板块编写;文言文分经典叙事,经典状物,经典抒怀,经典说理、四大版块,另设一个古典诗词单元,精选30篇古典诗词设题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所选文章在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挑选而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可读性,深受广大师生欢迎,阅读练习按新课程理念设计,具有较强的阅读训练价值。2010年6月这套丛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被新华传媒重点推介,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和购物网站销售,成为全国畅销书。

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

2008年以来,连续5次被湖北省教育厅聘为全省农村高中校长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授课教师,在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全省初、高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授课。 2009年受湖北省中语会委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山西省组织的论坛活动,被人教社任命为高中备课组组长,与来自北京市、山西、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六省市的代表现场组成备课组,组织大会备课展示,研讨活动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2013年应邀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第13次年会,作《语文人本教育》的大会交流发言。

学术影响

杨邦俊以《阅读互动论》《人本教育论》《生态课程论》为代表的一批论文奠定了他在全国中语界的学术地位,以《中国石拱桥》《漫话清高》《胡同文化》教学为代表的一批经典教例在全国中语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以人本教育为特点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身于全国著名语文教师之列。

主要荣誉

1.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

2.1998年刘征先生撰文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 》推介;

3.2000年提出语文教育人本论,2001年《语文学习》专栏介绍;

4.2001年创立互动性阅读教学,被称为新时期五大创新模式之一;

5.2006年被中央教科所科研处评为专家型教师;

6.2007年课例入选全国新课程培训教材《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

7.2008年课例入选全国语文教师成长读本《优质课例篇》;

8.2009《宜昌日报》以“从土专家到全国名师”专题介绍;

9.2010年被评为宜昌名师;

10.2010年、2013年被枝城市人民政府评为科技拔尖人才。

主要学术奖励

1.2000年“语文课内外衔接”课题研究,获宜都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

2.2001年论文《阅读互动论》获宜昌市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3.2003年论文《人本教育论》获得湖北省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年会论文一等奖,收入全国中语会编辑的《新时期语文课程的理念实践》,2005年8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

4.2006年论文《互动性阅读概论》获宜昌市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5.2007年论文《语文课程生态分析及其对策》获全国第四届文学教育高峰论坛特等奖

6.2009年“课题式、学科式、拓展式:三式递进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获枝城市人民政府颁布的第四届科学技术进步奖

7.2010年《生态课程论》荣获中国创新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

8.《语文人本教育》2013年荣获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论著一等奖、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学术著作二等奖

大型优质课、展示课、观摩课

1.1998年4月全国中语会课内外衔接大型展示课,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征和张定远、顾振彪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省、地市语文教研员、宜昌市初高中学校代表,在全国中语界引起强烈反响。

2.2000年《〈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发,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入选全国新课程培训精品教材《中国著名语文教师的精彩课堂》200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国内众多学校转载。

3.2002年4月在宜昌市“双促双发”课题展示活动中,执教《胡同文化》,课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八、九期刊发,被国内众多学校收录主页。

4.2005年10月在全国中语会“双促双发课题研究”鉴定会上主讲全国性观摩课《漫话清高》引起与会教师的强烈反响,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先生称其教学反映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趋向,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苏立康先生说:“杨老师是一位能给学生留下终生印象的老师。”湖北省中语会秘书长秦训刚先生称“杨老师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他长期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大量冷静、理性的思考,发表了很多理论文章,具有冷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在课堂教学中又具有极大的热情,把课堂氛围推演到极致,具有热的一面”。北京西城区教育研究院中语室主任,特级教师,课题设计者李少毅先生则称:“杨老师的课展示了“双促双发”课堂教学风貌,代表了课题研究水平。”2008年《漫话清高》课堂教学入选全国语文教师成长读本《一线考察:语文优质课例篇》,巢宗祺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5.2011年12月在湖北省教研室举行湖北省首届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研讨会上,执教古诗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散,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课,获观摩课竞赛省优质课一等奖

6.2012年12月18日在淘师湾教师研修网执教湖北省高中语文研修活动第18次课程《社会生活与高考作文》大型观摩课,全省高中语文教师观摩研讨。

媒体和专家介绍

1.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征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作长篇介绍,并在首届世界汉语文教育研讨会上交流,1998年第2期《语文学习》全文刊载。

2.刘国正撰文分别在1998年7月3日《中国教育报》、1998年第8、9期《人民教育》上点名介绍教改经验。

3.1997年8月27日《宜昌日报》在“教苑风流”栏目以“躬耕教苑甘为牛”为题专题介绍。

4.2009年3月29日《三峡日报》以“从土专家到全国名师:记全国知名语文教师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杨邦俊”深入介绍。

5.国内著名语文教学专业杂志,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2001年第一期在“优秀青年教师名录”栏目面向全国专栏介绍。

6.互动性阅读被称为近十年阅读教学的五大研究成果之一(见《课程 教材 教法》2003年第六期《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7.顾振彪《百年语文,趋归人本——杨邦俊〈语文人本教育〉序》:2012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师版》。

8.2011年第12期《中学语文》名师研究栏目刊发湖北大学文学院张晨文章《语文人本教育的开拓者——浅析杨邦俊的语文智慧》。

9..2012年第10期《语文教学与研究》刊发《林泉丘园语文人》介绍30年语文人本教育经历。

主要学术活动

1.1996年10月28日在宜昌市市五中作“课内外衔接教法例谈”专题报告,在宜昌城区引起强烈反响。

2.1998年4月举行语文“课内外衔接”大型教改实验展览,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征张定远、顾振彪等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到校考察,主讲汇报课和专题汇报,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引起中语界的高度重视,刘国正当场题词“滔滔不息,必成江河”。

3.2003年11月应邀参加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年会,并在大会上作小组发言,论文《人本教育论》获大会一等奖,编入《新时期语文课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2004年出版。

4.2003年4月参加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开封市会议,并在大会上评课。

5.2003年10月在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承办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中央教科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首届年会时负责会议筹备工作和担任学术指导。年会获得圆满成功,四节展示课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赞誉。

6.2004年10月参加中央教科所在宜昌市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进课堂”全国性观摩活动,并在大会上评课。

7.2007年11月应邀参加全国第四届文学教育高峰论坛,论文获特等奖

8.2008年7月被省教育厅聘为全省农村高中校长和教师提高工程培训授课教师,2008年7月赴湖北大学教师培训中心主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9.2009年3月被省教育厅聘为《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教学指导意见》编写组成员,负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学指导意见的编写。

10.2009年7月12日应邀为宜昌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主讲“人本教育与精细化教学”。

11.2009年8月受湖北省中语会委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山西省组织的论坛活动,被人教社任命为高中备课组组长,与来自北京市、山西、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六省市的代表现场组成备课组,组织大会备课展示,研讨活动引起与会500多名代表的强烈反响。

12.2010年8月被湖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中南师培中心聘为湖北省高中新课程培训授课专家,在华中师范大学主讲“《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阅读欣赏》课程教学探讨”辅导报告5场,听课学员700多人,覆盖湖北省所有高中学校。

13.2011年6月被湖北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聘为湖北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授课教师,在武汉大学主讲《选修教材教学处理及其案例研讨》。

14.2011年7月,被湖北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聘为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授课教师,在华中科技大学为全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授课,主讲《语文人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15.2012年1月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成立高中网络研训专家团队,被评为语文专家团队成员,先后随专家团队到江汉油田广华中学等地做学术报告,上示范课。

16.2012年9月8日应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淘师湾网络研修中心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指导网络课程开发研讨活动。

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和课例索引

◇ 教育理论研究

1.《语文教育人本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期7~8页。

2.《阅读互动论》:《教育科学》2001年第2期30~33页。

3.《生态课程论》:《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第9期10~13页。

4.《人本教育论》:全国中语会主编《新时期语文课程的理念和实践》开明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161~175页。

5.《互动性阅读概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8~9期24~26页。

6.《阅读的奥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5期15~18页(人大复印资料收入索引)。

7.《语感的奥秘》:《中学语文》2008年第7、8期7~10页(人大复印资料收入索引)。

8.《写作的奥秘》:《中学语文》2009年第5期36~38页(人大复印资料收入索引)。

9.《阅读反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11期7~8页。

10.《传统文化与语文的人文内涵》:《教学月刊》2002年第七、八期8~11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困惑》:2004年1月20日《中华读书报》(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新浪等20多家门户网站和《美文》全文转载)

12.《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之痛》:《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3年第4期89-91页。

13.《语文课堂应该具有的品相——关于语文课堂品质的讨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3期7-9页。

14.《大陆与台湾母语课程比较研究》:《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3年第12期24-29页。

15.《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探微》:《中学语文》2013年第9期6~9页。

16.《语文教育的百年之失与改革之思:《中学语文》2011年第6期7-9页。

◇ 教改探索

1.《打开语文教学之门: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8期5~7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6期3~4页(人大复印资料收入索引)。

3.《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语文学习》2001年第1期19~21页。

4.《澄清一种认识,理清三大关系: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6期27~28页(人大复印资料收入索引)。

5.《适应新教材,开创新教法:关于新教材使用的思考和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23~25页。

6.《从写作的本质看作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14~15页。

7.《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中学语文》2006年第4期7~9页(人大复印资料收入索引)。

8.《一溪初入千花明:湖北宜昌市高中语文“双促双发”课题实验研究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6期7~9页。

9.《语文课程的生态分析及其对策》:《中学语文》2007年第11期9~11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语文建设》2009年第5期第33~35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语用型”语文教学初探》:《中学语文》2000年第9期18~19页。

12.《“语用型”作文训练方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38 页。

13.《三环九步课内外衔接教学模式》:《中小学教材教与学》1998年第7~8期23~24页。

14.《散文教学“四境”》:《中学语文》2010年第10期第32-35页。

15.《呼唤经典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

16. 《“讽诵”例说》:《语文学习》2012年第11期26-27 页。

17.《新课程阅读教学需要跨越的“三重门”》:《中学语文》2012年第8期43-45,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C311)收入索引。

◇ 经典课例

1.《〈松鼠〉教学实录与评点》:《中小学教材教与学》1998年第7~8期25~26页。

2.《〈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20~23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入选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语文教师的精彩课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3.《胡同文化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八、九期107~109页。

4.《〈我的呼吁〉:“互动性阅读”教例》:《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5期22~25页。

5.《漫话清高》课堂教学:《一线考察:优质课例篇》巢宗祺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6.《社会生活与作文》:2008年第二期《语文教学通讯》B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学校生活与作文》:2008年第二期《语文教学通讯》B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8.《家庭生活与作文》:2008年第二期《语文教学通讯》B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精粹 空灵 圆转:叙事短章写作三题》::2004年第1期《写作》28~29页。

10.《重观习作,回眸人生》:《语文学习》2001年第6期34~36页。

11.《地域文化进入语文课程的尝试》:《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26-28页。

12.《论语全读案例设计及其思考》:《中学语文》2012年第10期第37-42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C311)收入索引。

13.《文本教学要趋归人本教育》:《语文教学通讯》A版2011年第11期18-20页。

◇ 教材教参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 上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 下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系列教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86~114页。

4.《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三年级同步作文》: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1~115页。

5.《语文新教材的几种教法》:《现代普教信息 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情报研究所、上海市教师进修院校图书资料协作会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6.《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阅读欣赏 教学指南》:武汉教育科技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7.《经典阅读300题》(全6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 论著

1.《课题式 学科式 拓展式:三式递进探究性学习》: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语文人本教育》,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