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国家艺术博物馆在斯德哥尔摩。1976年由国家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远东古器物博物馆三馆组成。该馆由 14 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其中 8人由政府指定, 3人为各馆馆长(国家博物馆馆长兼任总馆馆长),1 人为行政部门负责人(负责处理3馆的行政事务),2人为职工代表。经费由政府提供。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周二 - 周四︰11am - 8pm;
周三、周五、周六、周日11am - 5pm;
周一闭馆;
6月1日- 8月31日每周四到下午5点闭馆。
交通
瑞典国家博物馆乘坐地铁蓝线,到Kungsträdgården,从Blasieholmstorg/Arsenalsgatan出口出来,步行大约300米。
或者乘坐65路公共汽车(Skeppsholmen方向),在博物馆门前停。
发展历史
国家博物馆
1866年开放。其前身为1794年在斯德哥尔摩王宫向公众开放的皇家博物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1958年将20世纪艺术品移交给现代艺术博物馆,1963年又将远东艺术品划归远东古器物博物馆。该馆藏品丰富,是瑞典的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应用美术的收藏中心,拥有瑞典绘画 1.1万余件。圣像画的收藏极精,数量仅次于苏联。欧洲南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收藏不多,但不乏精品。还收藏有14世纪至现代的19.5万余件版画和素描,其中素描 6.5万余件,约半数为著名画家拉斐尔·桑西、A.阿尔布雷特·丢勒、伦勃朗·范赖恩、P.P.彼得·鲁本斯、A.安东尼·戴克、N.尼古拉斯·普桑、A.让·华多、J.-B.-S.夏尔丹、F.弗朗索瓦·布歇等人的作品。应用美术的藏品有 2.1万余件,其中的14世纪西班牙阿尔汗布拉瓶、威尼斯和德国的刻花玻璃器皿、瑞典的12世纪银器等极为著名。
现代艺术博物馆
1958年开放。附设有照片博物馆。主要收藏20世纪各流派的绘画和雕刻。藏品以国家博物馆拨交的 1200 件作品为基础,开馆后通过组织展览会、讨论会等方式征集藏品,取得显著成果,藏品已增加到3500件。该馆展品以瑞典作品为主。通过展品说明瑞典艺术作品是如何受外来影响,但又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也注重世界各流派作品。陈列有表现派: E.蒙克、E.诺尔迪、P.克利、O.考考斯卡;立体派:P.巴勃罗·毕加索、G.布拉克、F.费尔南·莱热;达达派:K.施维特斯、M.马克斯·恩斯特、F.皮卡比阿;超现实主义派:J.米罗;印象派:H.马蒂斯;抽象派:W.瓦西里·康定斯基等的作品。附设的照片博物馆收藏有1845年起的 2万余件照片和底片。
远东古器物博物馆
以收藏、陈列中国古代文物而著称于世。20世纪初作为国家博物馆的一个部门在瑞典中国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1963年在原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东方艺术品、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收藏的部分文物的基础上建成新馆。1973年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逝世,其全部收藏捐赠博物馆。陈列有中国雕刻、绘画、陶瓷、工艺品以及亚洲其他各国的文物。其中有瑞典考古学家J.G.安特生搜集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软陶泥,商周时期青铜器,战国时代的车饰、玉器、骨器、玛瑙等。中国历代雕刻相当精美。中国绘画有宋以来的作品,而明清时代的作品尤精。中国瓷器有唐至近代的,青花瓷和清代瓷最为精致。此外还有玻璃器、漆器、珐琅、家具等。日本部分设有绘画、雕刻、工艺品陈列室。印度陈列室、高丽陈列室的展品也相当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