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天线
工作于1至30MHz短波波段的发射或接收天线统称为短波天线。短波传输根据路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电离层反射的天波,另一种是沿地表传播的地波。
简介
由于太阳活动会对电离层产生影响,因此通过电离层传输的波长会随着太阳活动的强弱而变化。另一种传输方式是贴地表传播的地波,这种方式会受到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影响而导致损耗。海水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较大,因此损耗较小,这使得海事通信中经常采用此方式。
与卫星、光纤或电缆通信不同,短波通信不需要中继站,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是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超远距离通信中,短波天线通常使用鞭状天线(Whip);而在短波盲区(20-100公里)通信时,多采用无盲区天线(NVIS antenna),一般为环状设计。
种类
外置
短波天线有多种形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包括对称天线、同相水平天线、倍波天线、角型天线、V型天线、菱形天线和鱼骨形天线等。与长波天线相比,短波天线的有效高度更大,辐射电阻更高,效率更高,方向性更好,增益更大,并且通频带宽。
内置
终端中需要内置天线,收音机使用的磁性天线是在线圈绕在磁棒上。此类天线通常由两种磁性材料制成。
第一种是传统的烧结铁氧体,增益高,但靠近电路板时容易产生噪声,且会拾取电路板的噪声,导致整体信噪比下降,并且不抗振、易碎。第二种是微航系列有机磁性材料,特点是磁性与频率关系不强,信噪比比铁氧体高出2-3 dB,并且抗摔。
工作原理
当高频电流流过导体时,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和磁场,这些电磁场根据它们在空间的分布特性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近区、中间区和远区。
发射天线的设计正是基于辐射场的这一特性,使得信号在经过发射天线时能够有效地向空间辐射。为了让导体成为一个有效的辐射体,分析传输线的情况是关键。在平行双线的传输线上,为了确保仅传输能量而不产生辐射,必须保持导线结构的对称性,这意味着线上对应点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应当相反,且两线间的距离应小于 π。
如果想要有效辐射电磁场,就需要破坏这种对称性。例如,可以通过将两根导体以一定角度分开,或者去掉其中一根导体,来实现这一点。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打破导体的对称性,进而产生辐射。
常见问题
天线阵元间距
在短波通信中,设计天线阵列时,阵元之间的间距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选择高频段的半波长作为阵元间距,这会在高频段提供优良的方向性特性。然而,对于低频段,这个间距仅相当于波长的,会导致强烈的耦合效应,从而削弱天线阵列的电子扫描和定向能力。相反,如果将阵元间距设置为低频段的半波长,这样可以在低频段实现良好的性能,但在高频段,间距可能会达到几个波长,从而引发多个栅瓣现象。这种情况下,信号的功率会分散,主方向的功率降低,最终使得天线阵列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因此,在安装天线阵列时,必须谨慎选择阵元之间的间距,以确保在不同频段都能获得理想的性能和方向性。
地面影响
在研究天线特性时,通常假设天线位于自由空间。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短波通信中,天线往往安装在地面上,而地面的特性对天线性能有重要影响。当天线在地面上工作时,激发的电磁场会在地面上产生电流,这些电流又会激发二次电磁场。因此,最终的空间电磁场是天线直接激发的场和二次场的叠加,这种叠加会显著改变天线的方向性、阻抗和效率等特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镜像法来评估地面对天线的影响。这种方法将地面视作一个镜面,假设有一个在镜面对称位置的“镜像天线”,将实际系统视为自由空间中实际天线和镜像天线组成的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计算出等效系统在上半空间的性能。此外,为了提升天线的效率,还可以通过布设接地网的方式来优化性能。
阻抗不匹配
无线电发信机的输出阻抗需要与馈线和天线的阻抗相匹配,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当阻抗匹配良好时,发信机输出的能量能够有效地被天线发射。如果阻抗不一致,部分高频能量无法被天线发射,导致这些能量反射回馈线,形成驻波。这种驻波现象可能损害馈线的绝缘层和发信机的末级功放管,影响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参考资料
微波、短波、中波、长波天线终于搞懂了.知乎专栏.2024-09-25
天线的原理.电子发烧友.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