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专区越剧团成立于1959年,其前身为天台县人民越剧团。剧团在其历史中创作并表演了一系列广受赞誉的作品,包括《团圆之后》《春香传》《红楼梦》《江姐》《陈双田》和《阮文追》等。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迫解散。

历史沿革

金华专区越剧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0年,当时天台县的艺术家俞秋妃、王振钦等人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招募了一批乡村业余剧团演员,成立了天台县人民越剧团。剧团最初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和《玉面狼》,并在随后的一年参加了台州市的戏剧改革学习班。1955年秋季,剧团被划归建德专区管理,宋文先担任辅导员。1957年,剧团凭借改编和导演的《双凤冤》在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多个奖项。1959年初,随着建德专区的撤销,剧团更名为金华专区越剧团,孟昭秋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9月,金华越剧团并入,使得剧团成员人数达到108人。1962年7月后,剧团分为两个团体进行演出,分别由不同的团长领导。

获得荣誉

金华专区越剧团在1957年的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剧团改编和导演的《双凤冤》赢得了剧本一等奖和导演奖,而演员张雪艳则荣获演员二等奖,其他演员如许碧恩、王美婷等也获得了演员三等奖。此外,《双凤冤》的剧本还被刊登在《剧本》月刊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