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虎乳芝

虎乳芝

虎乳芝,是一种多孔菌学名为 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中文别名:虎乳灵芝,虎乳菌,其中虎乳芝的菌核俗称“老虎奶”。

基本概况

虎乳芝分成南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和其它国家(东非)的热带雨林才有,药用价值极为显著的药用菌品种。

形态特征

虎乳灵芝有三部分组成、菌核、菌柄、菌盖、其中菌核药效最显著。虎乳灵芝由菌核、子实体菌盖和菌柄构成,外观看起来有点像灵芝,但没有灵芝的光泽度,实际上并非灵芝科中的种类,药性也大有不同。虎乳灵芝药用成分来自于其菌核,而非像灵芝来自于菌盖,野生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森林的阴凉潮湿地带。老虎奶菌丝起初白色,生长较慢,菌丝平贴于培养基表面,后期菌丝逐渐致密,结成菌皮,呈淡黄褐色。在土壤里,菌丝慢慢集成菌核。虎乳灵芝菌核生长在土壤里,经历气候变换,在雨季时期,当周围的环境合适时,就会从土里生长出菌柄,继而长成菌帽以散播菌帽下的孢子。要不是菌柄菌帽长出土外,人们根本无法察觉土壤里有这么一棵真菌。虽然如此,虎乳灵芝菌通常是单独生长的,在方圆数公里内只能找到那么一棵。

菌盖菌柄性状

子实体由埋生于地下的菌核生长出子实体一般单生,有柄。肉革质,菌盖薄而硬,近圆形,7-11中凹,上表面淡暗褐色到暗褐色有浅茶褐色,有深色的同心环纹及辐射状皱纹,环纹上有细微绒毛;菌盖边缘不完全或开裂:菌柄中生,圆柱形,无光泽,浅肉色至淡青灰色,有细微绒毛,长8--14,粗0.6-0.8.

虎乳芝与虎奶菇区别

由于虎乳芝与虎奶菇它们有很多共同特征,也有相同的中文别称虎乳菇。因此大众容易混淆。他们的菌核特征与药效类同,甚至连学者科研专家也把它们混淆成同一物种。笔者从事这两种真菌培植经验近十年,它们为什么难于辨别,为什么易混淆,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传现将归纳如下:

为什么混淆

1、它们都是药用菌类,都属高温型真菌类品种,虎奶菇拉丁学名(学名:pleurotus tuber -regium(Fr.)Sing),中文名菌核侧耳,虎奶菇、虎乳菇、虎奶菌,侧耳属。虎乳芝拉丁学名;(学名为 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中文名:虎乳菇、虎乳菌、虎乳芝、虎乳灵芝。多孔菌属。它们都有着相近或完全相同的中文别名虎乳菇。2、分布区域都在热带及亚热带雨林阴湿地带,野生地大致相同。但虎奶菇主要分布于南非州,虎乳芝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东非等地。3、特征类似,一般菌菇只有菌柄与菌盖,没有菌核。但虎奶菇与虎乳芝都有菌核菌柄菌盖三部分组成,且菌核相似度很高。4、它们菌核有很多类似成分及药用价值。由于中文别名有共同称呼,再加上成分药理作用类同,且很多文献混为一谈。

共同点与不同点

总结它们共同点与不同点,有必要先了解下虎奶菇与虎乳芝菌核特征。市面上大多数流通的是它们的菌核,且它们菌柄菌盖一眼就能辨别。故着重列举菌核形态特征,方便大家识别。

1.1虎奶菇菌核特征:虎奶菇菌核呈不规则团块,类圆形或扁球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3~10 cm,厚度2.5-8cm,表面多黄白色,少数浅黄色,成熟时外皮红褐色,外皮薄且多粗糙,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偶见细小横裂纹,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松,入水能浮于水面,断面不平坦,白色或黄白色,有颗粒性。气微,味淡,嚼之有颗粒感,微黏性。

1.2虎乳芝菌核特征:虎乳灵芝菌核呈不规则块状或扁球形,大小不一,差异较大,一般直径1~5cm,厚度1-3cm,表面呈灰褐色,外皮薄且多粗糙,有不规则裂纹,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偶有空洞,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类白色,呈颗粒状。入水多浮于水面,少数下沉。气微,味淡,嚼之带黏性。

2、他们菌柄菌盖特征更较容易分辨,虎奶菇菌柄菌盖颜色黄白,菌盖像一般菇类,虎乳芝菌柄菌盖像灵芝,但没有灵芝的光泽度。

如何辨别

了解它们菌核特征下,并经过实物鉴别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菌核菌皮颜色:虎奶菇菌核菌皮干燥后黄白色或灰白色,菌核侧耳菌核菌皮灰褐色或红褐色,比虎奶菇菌皮色深,2、质地方面:虎奶菇菌核虎奶菇菌核断面易折断、虎乳芝菌核断面质地较硬,不易折断。总之比较虎奶菇质松,虎乳芝质硬。3、口感方面虎奶菇较鲜、虎乳芝药味略重,总体味都比较淡,但虎乳芝黏性大些,虎奶菇易嚼成颗粒。4、最明显的不同就是菇柄菇盖。虎奶菇菇柄盖像菇,虎乳芝菇柄盖像灵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