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蕨(Tectaria subtriphylla)是三叉蕨科三叉蕨属的植物。三叉蕨的株、叶型优雅,色翠绿,可配置于叠石阴处和大型水石盆景中。

形态特征

三叉蕨是一种植株高50-70厘米的多年生草本地生性蕨类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5毫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叶近生,叶柄长20-40厘米,基部粗约3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全部疏被有关节的淡褐色短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联结处,在侧脉间有不整齐的2至多行;囊群盖圆肾形,坚膜质,棕色,脱落。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台湾岛波利尼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福建省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米至45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河边密林下阴湿处、山地以及岩石上。

人工栽培

三叉蕨的叶片厚纸质而要求中等空气湿度(60-70%),须根多而纤细。要求排水良好的腐殖土,一般用腐殖土和细沙(2:1)混合调制,每年抽生叶芽少,故须保护嫩芽。喜酸性。生长温度,夜温10-15℃和昼温21-26℃,冬季温度不低于7℃。夏季水肥供应要充足,每年的春夏生长季节施2次稀液肥。

保护级别

三叉蕨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