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巢鼬

大巢鼬

大巢(Galictis vittata),又名南美鼬,是中美洲南美洲一种巢鼬属,分布在墨西哥南部至巴西及玻利维亚,栖息在近河流的大草原及雨林。大巢鼬是地盘性及夜间活动的,有时也会在早上活动。它们独居或是一对居住的,主要吃细小的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纲、鸟类及其他哺乳动物。

基本信息

大巢鼬(Galictis vittata)体长约50厘米,体重1~3千克。体健壮,尾和腿较短。栖息于在南美大草原和低海拔的森林中,多在枯木与岩缝中挖穴栖居。食性较杂。

基本介绍巢鼬是一种介于加拿大臭鼬和其他鼬之间的动物。外形有点象蜜獾。比如大巢鼬,额头发白,很有些蜜獾的模样。所不同的是,它的躯干上部没有披上蜜獾那样的白毛。大多数巢鼬动物身体细长、灵巧,只有獾亚科的动物和貂熊的身材比较臃肿。一般它们的皮毛呈棕色或黑色,有些有斑点、条纹等。尾和四肢比较短。足上有五根弯的、无法收入的爪。嘴比较短,耳小。牙齿数从28至38枚不等,一个共同特征是缺乏上颚第二枚臼齿。与臭巢鼬动物一样所有巢鼬动物拥有发达的肛腺,它们使用其分泌物来标志领域。有些种(比如蜜獾)也使用其肛腺来防卫自己。与其它食肉动物相比大多数巢鼬动物比较小,但是相互之间它们的大小差异很大。伶鼬是世界上最小的食肉目动物,体重最高只有250克,而海獭、巨和貂熊的体重则可达30千克以上。大多数巢鼬动物有明显的性双态性,平均雄兽可以比雌兽重25%。

食物范围巢鼬动物主要是食肉的。不同的种以及在不同的季节里它们也多少食用植物。整个科内不同种之间的食谱差距非常大。许多巢鼬动物捕食比它们大的啮齿动物。比如貂属动物捕食比它们重得多的野兔,而貂熊甚至进攻驯鹿。巢鼬动物中肉的主要来源有各种脊椎动物,包括小的哺乳动物、鸟及其蛋、爬行纲两栖动物和鱼,此外还有昆虫、甲壳亚门植物病原线虫等等。植物类食品包括果实、核桃、块茎等等。

外形特征体长40----69CM。重1----2.5公斤。比大巢鼬略小。寿命可达十年。小巢鼬的食性和大巢鼬没有什么不同。两者都是来者不拒的猎手。会挖洞捕食小动物。在美洲有些地方,小巢鼬被当做宠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