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男,1976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刑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对法理学具有一定的研究兴趣。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曾挂职于镇江市人民检察院,担任研究室副主任。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刑法立法、刑法解释、刑法法理、劳动刑法、经济刑法、刑事政策、量刑理论、法教义学等。
主要项目
1.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18VSJ103),60万,首席专家。
2.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刑法体系的合宪性控制研究(17AFX018),35万,负责人。
3.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刑事政策制约刑法解释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实践研究》(13CFX045),2013-2015,18万,负责人。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机制研究》,2009-2012,8万,负责人。
5.江苏省社科项目:《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法律创新问题研究》(12DDB03),2012-2014,3万,负责人。
6.中国法学会项目:《后权威时代刑法解释理论的新拓展》(CLS(2013)D174),2013-2014,3万,负责人。
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劳动法治视域下的劳动刑法研究》,2009-2013,5万,负责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般项目:《死刑案件的检察监督研究》(GJ2013C27),2013-2014,2万,负责人。
9.最高人民法院一般项目:《人民法院规范量刑的路径与方法研究》,2014-2015,2万,负责人。
10.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2015-2016,5万,负责人。
11.司法部科研项目:《刑法解释的基本原理研究》,2014-2016,5万,负责人。
1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等院校法学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17JSJG196),2017-2019,1万,负责人。
13.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高层次人才复合观的法律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GLX18_109),2018-2019,2万,负责人。
著作与教材
独著:《刑法解释的基本原理》,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独著:《劳动刑法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独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独著:《走向知识化的法学理论——一个部门法学者的法理致思》,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第二作者:《死刑案件检察监督》,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主编:《宪法与部门法现代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主编:《刑法总论入门笔记》,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主编:《刑法分论入门笔记》,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主编:《刑法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版。
副主编:《金融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副主编:《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参编:《判例刑法学》(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二)16刊论文(全部独著)
1.《社会风险的刑法调控及其模式改造》《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2.《科研人员的刑法定位——从宪法教义学视域的思考》《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
3.《立法阻却事由的理论界定与制度前景》《中国法学》2015年第2期。
4.《正当防卫限度判断的适用难题与改进方案》《中国法学》2019年第2期。
5.《网络型诈骗罪的拟制处分行为》《中外法学》2019年第3期。
6.《基于明确性原则的刑法解释研究》《政法论坛》2019年第3期。
7.《抽象危险犯中刑、行交叉难题的破解——路径转换与立法创新》《法商研究》2019年第3期。
8.《从定罪免刑到免刑免罪:论刑罚对犯罪认定的制约》《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4期。
9.《“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的合宪性思考》《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2期。
10.《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定义的个别化解释》《清华法学》2019年第1期。
11.《行为不法与责任阻却:“于欢案”的刑法教义学解答》《法律科学》2019年第1期。
12.《立法事实论:为刑事立法科学化探索未来》《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1期。
13.《在契约与功能之间:刑法体系的合宪性控制》《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2期。
14.《刑法中的犯罪合作模式及其适用范围》《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2期。
15.《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立场》《法律科学》2017年第1期。
16.《贪污贿赂犯罪之量刑标准的再界定》《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1期。
17.《刑法如何面对家庭秩序》《政法论坛》2017年第3期。
18.《贪污受贿犯罪的法定刑应当区分》《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0期。
19.《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刑法体系创新》《法学》2016年第7期。
20.《基于主体间性分析范式的刑法实质解释》《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1期。
21.《废除行贿罪之思考》《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
22.《规范保护目的学理诠释与解释实践》,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6期。
23.《法秩序一致性与合宪性解释的实体性论证》,载《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
24.《死缓限制减刑适用中的“民间矛盾”——从首批刑法指导案例切入》《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4期。
25.《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政法论坛》2015年第6期。
26.《唐律中的量刑制度及其历史价值》《法学家》2014年第3期。
27.《道德话语系统与压力型司法的路径选择》《法律科学》2014年第6期。
28.《责任主义与量刑规则量刑原理的双重体系建构》《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3期。
29.《后果考察与刑法目的解释》《政法论坛》2014年第4期。
30.《追寻理性的罪刑关系把比例原则植入刑法理论》《法律科学》2013年第1期。
31.《人之图像与刑法实质解释》《政法论坛》2013年第3期。
32.《中国刑法现代化的未来图景》《环球法律评论》2013年第3期。
3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新路径:以欺诈和高风险为标准》《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8期。
34.《量刑公正与刑法目的解释》《法学家》2012年第5期。
35.《集体劳资争议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关系》《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5期。
36.《集体劳资争议中警察权介入的刑法问题》《法学》2012年第6期。
37.《论后果考察理论在刑事立法中的适用》《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
38.《社会管理创新与经济刑法双重体系建构》《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6期。
39.《劳动法治视域下劳动刑法制度建构的理论逻辑》《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2期。
40.《认真对待法学通说》《中外法学》2011年第5期。
41.《无直接被害人犯罪的非犯罪化研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42.《批判中求可能对量刑反制定罪论的法理分析》《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0期。
43.《从李昌奎案检讨数罪并罚制度在死缓案件中的适用》《法学》2011年第8期。
44.《社会资本理论的入径及对刑事政策实施的意义》《政法论坛》2010年第5期。
45.《刑法中的聚众淫乱罪该向何处去》《法学》2010年第6期。
46.《风险社会下经济刑法的现代转型》《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
47.《中国法学知识谱系建构的主题词》《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
48.《劳动刑法研究三题》《法学评论》2010年第3期。
49.《劳动刑法西方经验与中国建构》《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2期。
50.《法学通说的文明与法学通说的选择》《法律科学》2009年第3期。
51.《强制性抑或诱惑性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向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第2期。
52.《刑事政策的实施机制研究》《法商研究》2008年第3期。
53.《商业贿赂犯罪治理话语中的法理研究》《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
54.《劳动刑法概念框架与理论基础》《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55.《法律发展与法律知识化》《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
56.《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价值边界》《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57.《全球化时代中国废除死刑的发展路径》《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3期。
58.《政治哲学视野中恢复性司法论的中国诉求》《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59.《我国退赃制度之审视与重构》《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60.《刑事政策的理性架构——以法治为背景的思考》《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三)其他论文
在《伦理学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当代法学》《东方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江海学刊》等杂志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100余篇,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法院报》《南方周日》等发表报刊论文30余篇。
社会活动
江苏省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省港澳台法律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省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理事。
中国海峡两岸关系法学会理事。
南京市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一带一路”法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南阳市委、市政府、镇江市市政府等高级法律顾问。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执法特邀监督员。
镇江市仲裁委仲裁员,镇江市检察院、武进区检察院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环球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杂志外审专家。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姜 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官网.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