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以唐朝历史、中唐为背景,以唐代李白杜甫的友情为主线,反映两位大唐诗人婚姻和爱情的故事以及各自的命运。

拍摄过程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李白与杜甫》,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公示批准拍摄。该剧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总裁高峰和著名编剧胡革纪(胡革纪)联合执笔,现全面启动筹备拍摄。2010年10月全球发行。李白与杜甫都是我国著名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在世界文化史、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将他们的友情和他们之间的恋情故事通过电视剧手段表现出来尚属国内首次。该剧经国家广电总局公示后,立刻引起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并洽谈海外发行事宜。

《李白与杜甫》将是一部精心打造的扛鼎之作,将与各省市兄弟电视台、著名酒业、著名旅游胜地等联合制作,形成集团作业,力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实现拍一部好剧,红一个品牌,红一方文化,红一方热土的战略目标。

剧情简介

主要内容为:李隆基赐金放还李白,李白快马出了长安。正在此时,杜甫踌躇满志正在赶往长安。李白、杜甫一进一出长安,在洛阳市相逢,便一见钟情,他们同时遇见漫游到此的高适。三人狩猎、漫游、同居,在齐梁。李、杜、高分手之后,李白回到了淮南市一带漫游,后经安史之乱加入永王李璘幕府获罪狱中、流放夜郎获释,直至病死当涂县。杜甫进了长安开始十年的应试落第、饥寒交迫、求官、做官的悲剧生活,因为战乱迁移到成都市,由成都到门后,流落在楚、湘水面孤船上,在饥饿、贫穷、疾病中逝世。

角色介绍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朝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编剧导演

原名胡革纪佳木斯市人。1966年10月07日生于同江市,出身普通工人家庭。13岁开始阅读《海底两万里》、《船长的女儿》、《金银岛》、《鲁滨逊漂流记》、中国四大名著,逃学自学中文写作。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毕业(哈尔滨师范大学),80年代拜师于刘绍棠臧克家,臧克家三次为其诗集《诗苑》、《走出黑森林》、《人生诗选》题写书名,刘绍棠为其主编的《人生文学报》题写报头,80年代影响很大。89年代出版有诗集《走出黑森林》(北京出版社)臧克家题写书名,刘绍棠、苏叔阳题词、《青春的梦呓》(长江文艺出版社)、报告文学集《难忘的1991》获得二等奖。当年获得同江市优秀知识分子称号。现任专业编剧、制片人、影视高级策划,编剧有30集电视剧《李白与杜甫》(中国中央电视台)、《李白传奇》、《太上老君》、《错过》、《女人帮》、25集电视剧《日落之前爱上你》策划(曹颖蓝正龙主演)等电视剧。电影《政协委员》编剧、总制片人、纪录片《李白在安陆》总撰稿之一、总制片人。2012年获得第六届纪录中国节目类三等奖。1983年至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当代》、《散文选刊》等全国各级报纸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4000余篇(首)。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