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陆龟科(拉丁名:Homopus areolatus,英文名:Parrot-beaked Cape Tortoise,别名:鹰嘴珍陆龟),陆龟科珍陆龟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南非,是世界上最小的陆龟物种之一。
其背甲高拱,但顶部较平坦,背甲棕黄色,边缘呈橘红色。腹甲黄色,有一些黑斑块。头部黄色,前部为橘红色,上喙钩形。四肢黄色,前肢4爪。尾短。生活于海岸和山谷地区的干燥地带,草食性。每次产卵2~8枚。
鹰嘴陆龟面临栖息地丧失、非法捕捉和外来物种捕食等多重威胁,尤其是栖息地的显著减少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其处境更加严峻。
形态特征
鹰嘴陆龟背甲高拱,但顶部较平坦,背甲棕黄色,边缘呈橘红色。腹甲黄色,有一些黑斑块。头部黄色,前部为橘红色,上喙钩形。四肢黄色,前肢4爪。尾短。它们的个体大小在14~18厘米。成年体重在140-300克之间。
鹰嘴陆龟中雌龟尾细且短,肛孔距背甲边缘较近。雄性背甲较长而窄,尾粗,肛孔距背甲边缘较远。雄性比雌性小,可以通过它们略长的尾巴和独特的头部来区分。雄性有更大的头,更大的喙和更尖的鼻子。在繁殖季节,占优势的雄性的鼻子也会变成亮橙色或红色。在颜色上,雄性通常均匀地呈橙色到浅棕色(与雌性较深的橄榄棕色相比)。雄性陆龟的腹部颜色也较浅,尽管它们没有像许多其他陆龟物种那样表现出质状凹陷。
栖息环境
鹰嘴陆龟生活于海岸和山谷地区的干燥地带。主要栖息于半干旱环境,凹凸不平的岩石区和稀疏灌木丛为其提供了理想的栖息条件。它偏好沙质土壤,这种土质有利于其挖掘巢穴。同时,岩石地形不仅提供了庇护所,也有效保护其免受捕食者的威胁及极端温度的影响。
分布范围
鹰嘴陆龟原产于南非,其分布范围有限,主要分布在其西南部地区,包括西开普省。
生活习性
鹰嘴陆龟草食性,以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为食。它的饮食非常适合其栖息地的干旱条件,使其能够从所食用的植物中提取必要的水分。
生长繁殖
鹰嘴陆龟繁殖期主要在春季和初夏,每年4~10月产卵,每次产卵2~8枚。雌性每窝产下一到两个硬壳蛋,一个季节可能会产生多个窝。卵埋在沙质土壤中,孵化持续数月,幼龟在孵化时是独立的。其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C~32°C,在冬季要保持温度在10℃左右。
鹰嘴陆龟的天敌包括猛禽和小型哺乳动物。人类带来的动物,如家犬和猫,也构成重大威胁。其较小的体型和自身的伪装为其提供了一些保护,但天敌的捕食仍然是一个问题。
保护
灭绝状态
鹰嘴陆龟于2017年评估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
威胁
鹰嘴陆龟主要面临栖息地丧失、非法捕捉以及外来物种捕食等多重威胁。其中,农业扩张和城市发展导致可用栖息地的显著减少,宠物贸易则引发了野生个体的过度捕捉,而家畜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捕食压力。栖息地的破坏被认为是鹰嘴陆龟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在该物种的西南及南部分布区域,广泛的自然栖息地几乎已经消失。
气候变化也对南开普省的生物群落产生显著影响。鹰嘴陆龟的个体体型较小,使其特别易受斑乌鸦和小型哺乳动物的捕食。此外,火灾频率的增加也将导致种群数量的显著减少。在某些地区,鹰嘴陆龟与蛇颈龟及挺胸龟存在同源关系,这表明相似的威胁也会影响其他同域物种。因此,针对鹰嘴陆龟的保护行动将对所有同域物种的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保护措施
鹰嘴陆龟在南非受到省级自然保护条例和区域生物多样性法律的保护。其分布范围包括西南部的两个国家公园,以及开普省的西南部和南部多个省级保护区。目前阶段无须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但建议在分析其系统地理结构后,对该分类群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对西南分支的情况需给予关注。同时,在欧洲Studbook基金会的支持下,已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圈养繁殖计划。
此外,鹰嘴陆龟的保护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首先,法律保护是基础,涉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有效规范捕捉与贸易行为,以防止过度捕猎带来的危害。其次,栖息地保护也至关重要,通过设立保护区以维护其自然栖息环境,为鹰嘴陆龟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此外,实施教育计划能够增强公众对这一物种所面临困境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从而为推动保护工作注入积极动力。
经济意义
虽然鹰嘴陆龟没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偶尔会进行宠物贸易。国际法保护鹰嘴陆龟并防止过度开发,确保任何贸易都是可持续的。
参考资料
鹦鹉喙龟.iucnredlist.2024-10-26
Homopus Areolatus (鹦鹉喙龟).theturtlehub.2024-10-26
Parrot-beaked Tortoise.inaturalist.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