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美国经济史》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为斯坦利·L·恩格尔曼等。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对美国经济史的认识有了一个显著的飞跃。这部分归功于经济史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统计和分析的出现对“新经济史”的贡献;部分归功于社会史、劳动史和政治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它们为研究和理解经济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剑桥美国经济史》既全面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情况,同时又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经济变迁,以及在某个历史时期与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二卷主要研究漫长的19世纪的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史,这一时期也是劳动力、资本及商品大规模跨国、跨洲流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初期,美国和加拿大比较弱小,但却是充满活力的国家;而在这一时期结束之际,美国便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本卷研究了这种经济变迁中的五个问题:劳动力与资本从欧洲、亚洲和非洲向美洲这两个国家的转移;西进运动;奴隶制及其后果;工业化过程;以及对政府职能带来重大变化的经济增长的社会影响。其他问题还包括:不平等、人口、劳动力、农业、企业家的职能、交通运输、银行业和金融、商法以及国际贸易。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研究了英属北美和早期美国的经济史,第三卷则研究了20世纪美国的经济史。第三卷总结了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史。它的各章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如著名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讨论了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革、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动法的发展。同时,该卷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动、力市场、城市和区域结构的变化,其他一些章节还研究了不平等与贫穷、贸易与对外关系、政府管制、公共部门、银行与金融业。
作者简介
斯坦利·L·恩格尔曼是罗彻斯特大学的John H.Munro经济学教授及历史学教授。已故的罗伯特·E·高尔曼是查布尔希尔市北卡罗来纳大学Kenan经济学教授及历史学教授。
目录
第1章 漫长的19世纪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第2章 19世纪的力口拿大经济
第3章 19世纪的不平等
第4章 1790—1920年的美国人口
第5章 19世纪的劳动力
第6章 农场、农场主与市场
第7章 北部农业和西进运动
第8章 19世纪的奴隶制及其对南部的影响
第9章 1790—1914年的技术与工业化
第10章 企业家精神、商业组织和经济集中化
第11章 商法与美国经济史
第12章 实验联邦主义:1789—1914年美国政府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