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防空导弹是一种主要用于野战防空、海上近程防空或要地防空的武器,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服役。这种导弹通常采用单极固体火箭推进,并利用微波、激光、红外或光电复合制导技术。

研制过程

第二代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服役。经过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各国在提高中、高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反电子干扰能力和改进低空作战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用于野战防空的和机动部队防空的中、低空防空导弹。典型的型号有苏联的萨姆-6、萨姆-8、萨姆-9,法国的“响尾蛇”,德国联合研制的“罗兰特”,英国的“长剑”和“海狼”,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美国的“改进型霍克”等。主要用于野战防空、海上近程防空或要地防空。

主要原料

导弹多数采用单极固体火箭推进,采用微波、激光、红外或光电复合制导技术,火控雷达为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或单脉冲跟踪雷达,以光电跟踪设备为辅,系统结构相对简化,导弹小而轻便,反应时间较短(10秒左右),并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这期间还出现了便携式防空导弹,如苏联的萨姆-7、美国的“红眼睛”、英国的“吹管”防空导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