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位于城隍镇中南部,区域面积7.91平方千米,村道5.95千米,其中水泥硬化路2条共0.6千米,村委会驻大里,距镇政府0.5千米。全村辖大里、西村、墨田坡、大岭、白鹤塘5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
2013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名村。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优越,紧靠鹿峰山景区。位于城隍镇中南部,区域面积7.91平方千米,距镇政府0.5千米。东接城隍村,南连镇南村,西邻莫村,北靠城隍村。石大公路过境。
自然资源
全村耕地面积178.4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0.8公顷,粮食种植(含复种)面积220.1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4.5公顷,林地面积440.5公顷。
人口
2013年,1627户,7288人。
经济概况
主要种植水稻、荔枝、龙眼、甘蔗、油茶、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山地种植松、杉、八角、桉。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有种养业。主要特色产品有酸料、西瓜、果蔗。
教育卫生
有小学1所,教师22人,学生413人;卫生所1所,卫生室5所,村医生13人。
历史文化
据记载,村庄最早始建于元朝,由大里、西村两屯组成。大里原名龙池村,因境内一塘,有泉一穴,谓之龙池,以为村名。而西村在元末建钟氏聂氏宗祠,祠前池塘的石头貌似犀牛,意取吉利,遂改名犀村,后谐音称今名。后来因改设行政村,以大里、西村二村首字命名,大西村名便由此而来,自元朝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
以古建筑群、古牌匾和传奇故事闻名,村里现保存清代风格的古建筑如梁氏宗祠、恢烈公祠、大夫第、西村大屋、梁绍赞屋、梁宗瑶宅等,除古屋外,现村中还存留有古庙、古井、古坟、古巷、古树、古石碑、牌匾、滕盾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迹、厚重的文化,使大西村具有雄厚的访古探源、名胜博览、生态休闲、徒步观光等众多的旅游资源。
大西村民间传统手艺和文化艺术,有扎花灯、白(白散)、椒盐麻饼、发记酸料、腰子饼、玉石加工、织小鱼网、舞狮、舞龙、洪拳、粤剧、剧等。
荣誉
被自治区、玉林市和兴业县评为文明村。从1997年起,大西村党支部连续15年被评为兴业县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
2013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名村。
参考资料
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成“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广西新闻网.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