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仙草
小鱼仙草(粉黛:Mosla dianthera)是唇形科石荠苎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至1米,四稜形,具浅槽,近无毛,多分枝。叶卵状披针形或菱伏披针形,总状花序生于主茎及分枝的顶部,小坚果灰褐色,近球形。花、果期在5-11月。生长于海拔1500-2300米的山坡、路旁及沟边。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在中国的多地有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王国、不丹、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日本(南部)等地。小鱼仙草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类别。
形态特征
叶卵状披针形或菱伏披针形,有时卵形,长1.2-3.5厘米,宽0.5-1.8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具锐尖的疏齿,近基部全缘,纸质,上面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下面灰白色,无毛,散布凹陷腺点;叶柄长3-18毫米,腹凹背凸,腹面被微柔毛。总状花序生于主茎及分枝的顶部,通常多数,长3-15厘米,密花或疏花;苞片针状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具肋,近无毛,与花梗等长或略超过,至果时则较之为短,稀与之等长;花梗长1毫米,果时伸长至4毫米,被极细的微柔毛,序轴近无毛。花萼钟形,长约2毫米,宽2-2.6毫米,外面脉上被短硬毛,二唇形,上唇3齿,卵状三角形,中齿较短,下唇2齿,披针形,与上唇近等长或微超过之,果时花萼增大,长约3.5毫米,宽约斗毫米,上唇反向上,下唇直伸。花冠淡紫色,长4-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内面具不明显的毛环或无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后对能育,膛室2,叉开,前对退化,药室极不明显。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小坚果灰褐色,近球形,直径1-1.6毫米,具疏网纹。花、果期5-11月。
分布范围
小鱼仙草产于中国的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湖南省、湖北、陕西省、河南省、安徽、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王国、不丹、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日本(南部)等地。
相关的种
与“小鱼仙草 Mosla dianthera (Buch.-Ham. ex Roxb.) maxim”相关的种有:
小花荠苎Mosla cavaleriei H. Lév.
无叶荠苎Mosla exfoliata (C. Y. Wu) C. Y. Wu \u0026 H. W. Li
台湾荠苎Mosla formosana Maxim.
荔枝草Mosla grosseserrata Maxim.
长苞荠苎Mosla longibracteata (C. Y. Wu \u0026 Hsuan) C. Y. Wu \u0026 H. W. Li
石荠苎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u0026 H. W. Li
保护现状
小鱼仙草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类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小鱼仙草 (xiǎo yú xiān cǎo).植物智.2023-11-10
小鱼仙草 (xiǎo yú xiān cǎo).植物智.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