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龙观村

东龙观村

东龙观村归汾阳市管理、毗连节义村西龙观村靳屯村,物产丰富,水美,空气好 东龙观位于阳城乡政府西南4公里处,韩石线南,汾孝大道穿村而过。全村人口981人,耕地面积2034亩,村委人员5人(交叉任职),有中共党员37人,纪检监督小组组长赵武丁,成员2名。2010年人均收入6280元,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决了人畜吃水,实现了道路硬化,整治了村容村貌。全村村民齐奋进,围绕两委为核心,齐心建设新农村。村内现有文物古迹天竺寺一座,高标准学校一座。今年市委规划的汾孝大道穿村而过,将能带动本村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全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村民自制机制健全,法制意识增强,全村无一人上访,无一人违法乱纪。

村内企业

粉丝厂、纸板厂、电缆厂、硫化碱厂、食 品厂

主要农产品

枇杷、大蒜、水果、葡萄柚、芜菁、抱子甘蓝、南瓜、茅菜

村内资源

石灰石、蓝铜矿、钛、镁煤、朱砂、锆石

村里单位

东龙观村村委会、东龙观村信用社、东龙观村粮站、东龙观村卫生院

历史古迹

简介

东龙观村在解放初有三寺五庙六门,现被列为市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 2处(全市有26处)。

净土寺

净土寺,又称十方庙。庙位于村正东,三进院落,成丁字型。前院、中院由于年久失修,仅存不完整的围墙。里院四周是青砖券拱的窑洞,最著名的要属正殿,前居左右窑窑相套,无梁无柱,结构独特,设计精密,俗称“四十八间无梁窑”。正殿两侧各有一偏院。大殿北面有一座楼,南面东、西两角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十方庙1949年时已无僧人居住,仅存佛像和大量装饰考究的经书和梨木雕刻的经版。可惜的是这些无价之宝1950年后散落到各处,没能得到妥善地保存。该寺因1952年改造成国家粮库,1966年驻扎部队,后又在此办乡职业农中、乡榨油厂,才免拆毁,保存至今。

西方境寺

西方境寺,位于原村北门正北 200米处,寺院坐北朝南,长宽各40米,二进院落,寺门为拱形门洞。前院有一排座南朝北的砖拱窑洞。拾阶而上,二门过殿有神像,里院高出寺院周围地面约两米,院落宽敞,幽雅静穆,四周各有 5间整齐的砖拱窑洞。南北窑上建有单背式的楼房,内供有大量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佛像。寺东有一土围墙的菜园。从建寺时在寺院东、西、南三面挖取的大量土方,以及庙内陈列的高大厚重的石碑和多尊栩栩如生的大小佛像来看,当时建寺时工程非常艰巨,寺庙建成后建筑也相当宏伟。该寺在1954年因村里兴修水利打井用砖而被拆毁。

般若寺

般若寺,初建于唐,元大德年间曾大修,1672年清康熙再次重修。寺位于村西门北侧,成瓦刀型。寺门外路南有一影壁,上镶嵌 9条琉璃彩龙,形神逼真,姿态各异。青砖券拱成窑洞式的寺门,上琉璃瓦盖顶。顺窄长的砖道前走 80米,拾阶而上是砖木结构的过门殿,殿内左右有神像。进入大院,青砖铺地,开阔素雅,东、西、南三面各有 5孔窑洞。北面则是高出院落其它地方约 1米的正殿。大殿宏伟,气势磅礴,殿内有 3尊大佛,多尊小佛,姿态生动,熠生辉。该寺影壁、寺门、过门殿在1958年被拆毁,大殿保存至今。

建般若寺重修记

窃闻泥之教,西教也,过去庄严古佛,破暗 冥,觉迷拯溺,茫昧貌绵,莫考镜矣。迄姬瑕时,世尊始上扵伽罗国,离家净,修炼雪山,遍历苦行,成无上道,普度三界,为天人师。入 以来,檀香,别性同分,探昆仑山脉源沠,殊波一照,止教行天竺,东土未闻西教。东流则自刘庄始,帝感金朝示梦,日轮飞空,而摩腾法兰,首从月氐来集阙下,驼经白马,献像优填,所传佛法四十二章,绘像若干幅,帝遣中使,奉供於清凉台,表敬信也。维时王侯贵戚,宰官而下,莫不稽首十地,皈心三宝,兹士庶可不信向觉皇。汾郡南十馀里,巩固里东龙村,有勅建般若寺古刹,规模宏敞,气象庄严,法侣繁昌区,道行高妙。第以岁时深久,不无风雨剥,气运迁流,行见人物雕谢。况兼崇祯初年,为回禄所灾,而门墙殿庑,几为瓦砾,像塑金,不土泥。至清代顺治戊戌,住持寂珍、寂两禅师,心珠朗耀,慧炬圆通,籍有为而证无为。萌心募化,假有相以悟无相,动念重修,因是建言,谋称可,遂崔敦礼糺首赵时省、赵时珍、赵时达、苏威等,二十馀人皆本村名族,善具夙根,协力同心,募缘化众。果尔弘处之愿,感达天人;庄严之心,义成因果。紫赤仄,随辐凑自十方;白镪青,即景附於一境。续淂一千六百馀金。於是二十馀人,董工者,材者,各其力;度用者,糺徒者,各致其勤。登凭板筑不日而成,将翼实枚以完斯构。庄严佛像,金碧顿尔辉煌;户雕,丹垩极共绚烂。若正殿、若廊庑,翬飞鸟草;若山门、若垣壁,松茂竹芭。钟鼓楼,声带白云;禅诵堂,常悬明月。居然东土之灵山,尘环之莲界也。非两禅师纯一之心,二十人精处之念,焉能兴於斯哉!举事徵实,李毫勉书。

康熙十一年岁次壬子律中姑洗之吉

封中宪大夫钦差陕西省整饰桃岷兵备道按察使司副使加一级任长庆

郡生汤显祖王思契薰沐篆

布衣白盟子王海梁薰沐书

起意糺首:赵时省 赵时新 苏威 赵时珍 赵时达 赵时 赵时好 张满 宋之玉 赵时俊 赵彦 赵 赵柱 赵宽 苏万通 赵开光 高有臣 张茂元 赵开芳 赵开疆 赵时智 赵开元 张士弘 李登 仝立石

住持僧:寂珍 寂璜 门徒:照禄 照印 照润 照鸿 照潼

爱石山人杨富、男杨天孝镌

三贤庙

三贤庙,紧靠村东门南侧,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庙门为砖拱门洞,上有戏台,进入大门是空旷的戏场。顺着嵌有石子的主道走30米,上台阶后有一个20米长、砖木结构的献食棚。最北是砖木结构的大殿,殿顶琉璃筒瓦,重檐飞角,高大宏伟。绘梁画柱、金碧辉煌的殿内有多尊神像。1957年因盖汾阳大礼堂征用木料,该殿被拆。紧靠庙东并相通的二进小院,1950年前后曾为村公所、村小学。

老爷庙

老爷庙位于村西门北侧,紧靠般若寺的西南角,呈长方形。庙院南坐南朝北的古戏台,空旷戏场的北面东西角各有一棵大槐树,北半中轴线上是南北走向的献食棚,东西各有三间瓦房。最北是砖拱三间相通的窑洞,正中供奉着戴冠着,红面美须的关帝神像,两旁是关平周仓像。该庙于1950年后为小学占用。神像、槐树、献食棚相继被拆毁。

西头观音庙

西头观音庙,位于西街东头丁字口,坐东朝西正对着西门。庙较小,二进院落,前院左右有小瓦房,里院上房正中神中有观音菩萨像。该庙于1991年被拆毁。

南头观音庙

南头观音庙,距村南门20米,紧靠丁字路口,庙坐南朝北,一处小院,东、西、南三面均为瓦房,南面瓦房中有观音菩萨像。庙于1981年被拆毁。

三教堂

三教堂,位于村北西方境寺门往东70米处。下门上庙,下面是东、西、南三面相通丁字型砖拱门洞,车辆可以通行,上面是硬山单檐筒瓦式结构的门楼,供有三教合一的神、佛像。该门楼于 1954年被拆毁。

东龙观

东龙观 6座村门均为砖拱单孔相通窑洞式门,较民居窑洞都高大。东门、堡门上盖有砖瓦结构的门楼,供有神像。北门顶部外侧正中雕有一鸟,两个南门和西门门上为小围墙青砖铺顶。六门从1954年后相被拆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