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眶地鸠
裸眶地鸠(学名:Metriopelia morenoi,由Sharpe于1902年命名),又称莫雷诺地鸠,是鸠鸽科的一种鸟类,仅分布于阿根廷。裸眶地鸠曾被归类于Gymnopelia属。裸眶地鸠是单型种。裸眶地鸠的体长约为17厘米,成年鸟的上体主要为暗褐色,头部和肩部呈灰色。它栖息在温带和高山草原,这些地方以仙人掌科、灌木丛为特征,海拔较低的地方还有散布的树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裸眶地鸠的保护状况为“最不受关注”。
形态特征
裸眶地鸠的体长约为17厘米(6.7英寸)。成年鸟的上体主要为暗棕色,头部和肩部呈灰色。喉部为浅灰色,向胸部和腹部逐渐变为棕灰色,尾部为棕色,尾下覆羽为红棕色。外侧尾羽为黑色,尖端为白色。眼睛为蓝色,周围有明亮的橙色裸露皮肤,外围有一圈细黑线。雌雄两性基本相似,只是雌鸟的眼周色彩较淡。幼鸟的羽毛与成年鸟相似,但许多羽毛有赤褐色边缘。
分布范围
裸眶地鸠主要分布于阿根廷西北部,也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有发现。它的海拔分布范围至少从1800米至3200米(5900至10500英尺)。
栖息环境
它栖息在温带和高山草原,这些地方以仙人掌科、灌木丛为特征,海拔较低的地方还有散布的树木。
生活习性
觅食
裸眶地鸠已知会在地面上觅食,通常是小群活动,但其食物种类尚未被记录。
叫声
虽然裸眶地鸠的叫声尚不为人所知,但已有记录显示它会发出咕咕叫声:“一连串的3-5声柔和而鼻音的'cuEec cuEec cuEec',以及更快更深沉的'coo coo coo coo coo'声音。”
状态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裸眶地鸠的保护状况为“最不受关注”。然而,它的分布范围非常小,且“非常少为人所知,研究也很少”。裸眶地鸠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生长繁殖
裸眶地鸠在土质的岸边洞穴中产下两颗蛋。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