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蹄荷

马蹄荷

马蹄荷(学名:马蹄荷属 populnea (R. Br.) R. W. 褐色)是金缕梅科,马蹄荷属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被短柔毛,叶片革质,阔卵圆形,先端尖锐,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无毛;掌状脉,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明显;托叶椭圆形或倒卵形,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枝排成总状花序,有花,花两性或单性;萼齿不明显,常为鳞片状;花丝纤细,无毛;子房半下位,花柱直立。头状果序直径约2厘米,有果椭圆形,果皮表面平滑,种子具窄翅。

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地常绿林;亦见于缅甸泰国印度

形态特征

乔木,高20米,小枝被短柔毛,节膨大。叶革质,阔卵圆形,全缘,或嫩叶有掌状3浅裂,长10-17厘米,宽9-13厘米,嫩叶有时更大;先端尖锐,基部心形,或偶为短的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无毛;掌状脉5-7条,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明显;叶柄长3-6厘米,嫩叶的叶柄更长,圆筒形,无毛;托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3厘米,宽1-2厘米,有明显的脉纹。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枝排成总状花序,有花8-12朵,花序柄长1-2厘米,被柔毛;花两性或单性;萼齿不明显,常为鳞片状;花瓣长2-3毫米,或缺花瓣;雄蕊长约5毫米,花丝纤细,无毛;子房半下位,被黄褐色柔毛,花柱长3-4毫米,直立。头状果序直径约2厘米,有蒴果8-12个,果序柄长1.5-2厘米;蒴果椭圆形,长7-9毫米,宽5-6毫米,上半部2片裂开,果皮表面平滑,不具小瘤状突起;种子具窄翅,位于胎座基部的数个种子正常发育。

生态习性

生于林中。花期:4-8月。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根系发达,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红黄土壤,对中性土壤也能适应。生长较快。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地常绿林;亦见于缅甸泰国印度。本种最先在印度东部被发现,据记载有短小花瓣,叶基部多为心形。在我国西南各省的标本,还没有看到具有花瓣的标本,而且有些叶的基部并不呈心形,却为短的阔楔形。自然分布于海拔七百至八百米的高山密林中,常和槭属、樟树等树种混生,并处于全林上层,也有数亩至十几亩成片的天然纯林和人工林

园林用途

树干通直,树形优美,叶大而有光泽。适作庭荫树或在山地营造风景林,孤植、丛植、群植均宜。

用途拓展

【别名】白克木

【汉语拼音】ma ti he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活络;止痛

【科属分类】金缕梅科

【主治】祛类风湿性关节炎、活血舒筋、止痛。主治偏瘫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功效分类】祛风活络药;止痛药

【性味】酸;温;有小毒

【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出处】《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