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喙龙属(学名:Angistorhinus)是已灭绝的植龙科的一属,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北非和美国怀俄明州。该属在1914年由M. G. Mehl所叙述、命名,属名意为“长的喙”或“钩状喙”,意指狭喙龙的狭长口鼻部、或是钩状的上颌末端。狭喙龙的模式种是Angistorhinus grandis,其他三个物种A. alticephalus、A. gracilis和A. maximus都与模式种同属。
物种学史
狭喙龙的化石主要发现于得克萨斯州和怀俄明州,其中以怀俄明州的Popo Agie Formation最为著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的物种A. talainti发现于摩洛哥的三叠纪地层。在1995年,Long和Murry将Brachysuchus归为Angistorhinus 巨齿鲨的同物异名。Hungerbühler和Sues在2001年提出Angistorhinus是狂齿鳄属的同物异名,但在2010年,Michelle R. Stocker认为Brachysuchus和A. grandis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