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失败主义

失败主义

失败主义(英语:Defeatism;法语:Défaitisme)是一种因为认定未来注定失败,而放弃一切改变现状的行动的思想。这个词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在日常用途中,“失败主义”一词带有负面涵义,通常与叛国和悲观主义连结在一起;或是用于描述类似美国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注定失败的两难情景。这个词常在战争的背景下使用:如果一名士兵认定根本不可能赢得一场战争,或是因为某些理由认为这场战争不值得打,他就会被称为失败主义者。该词也可以用在其他领域,像是政治、体育、心理学或哲学之类。

分类

政治失败主义

某些政府曾因为政敌反对其战争行动或某些政策,而将对方冠上失败主义的罪名。例如:

- Luigi Fabbri(1877年-1935年),一位意大利的拥军事派无政府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为失败主义而被判刑。

- Elisabeth von Thadden(1890年-1944年),一位Morąg(当时属于德国)的教师与反希特勒激进派,被以失败主义与叛国未遂之罪名处死。

- Daniil Kharms(1905年-1942年),一位俄罗斯作家,在圣彼得堡攻城战(en:Siege of Leningrad)时因失败主义而坐牢,在狱中被活活饿死。

- 德克·扬·德格尔(Dirk Jan de Geer,1870-1960年),荷兰前财政部长、阿姆斯特丹市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流亡英国并担任荷兰首相,因怀疑对德战争胜利的可能性而被取消职务,战后因被指控和纳粹勾结而被撤销所有荣誉学位

- 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年)因在二战期间为轴心国进行宣传活动而在美国被控叛国罪,并在精神病院中度过了十二年。道格拉斯·钱德勒(1889- 1963 年)和罗伯特·贝斯特(1896-1952 年)因同样原因被判无期徒刑。

革命失败主义

革命失败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衍生而来的概念,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倡导。列宁宣称,无产阶级的真正敌人是奉行帝国主义的统治者,这些统治者把低于自己的阶层送上战场。他续称,无产阶级无法得益于任何胜战,国家战败反而对他们更有利,因为这可能会转变为针对统治者的内战,然后扩大到国际革命。起初,1915年的社会主义齐美尔瓦尔德会议上,只有最激进的派系同意革命失败主义的理论。但之后获得越来越多社会主义者的支持,尤其在1917年之后的俄罗斯,随着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en:Eastern Front (World War I))的节节败退,以及列宁在四月提纲重申这一理论之后。就列宁的用词而言,革命失败主义的相对词为革命沙文主义(或社会爱国主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