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92年,由南、北两个校区图书馆组成,馆内工作人员近50人,设置有综合业务中心、采编中心、借阅中心、技术与培训中心、电子阅览中心等业务部门,开设研讨、乐读等读者空间,周开放时间105小时,为读者提供借阅、自修、咨询、信息一体化服务。
馆舍简介
图书馆环境优雅,机构健全,服务周到。设有采编部、借阅部、信息服务部、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民办教育研究资料室、自修室、学术会议中心、样本书库、基藏库。阅览自修座位2,600多席,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220台,周开放时数达101.5小时。两校区图书馆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借、阅、咨询、信息一体化服务。
图书馆藏
图书馆紧密结合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需求,按照多元集纳的思路,积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了中外兼收、文理兼备、电子资源丰富的馆藏特色。截至 2007 年底 ,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馆藏量达200余万册(件),各类报刊杂志2200余种,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文献信息资源。
学校高度重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作为国家数字图书馆成员馆,本馆积极引进电子资源,形成了镜像站、光盘数据库和虚拟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的电子文献信息系统。镜像站拥有中文电子图书近30万册(种)、电子期刊7000余种,会议及学位论文35万余篇;网络数据库拥有外文电子期刊5000余种;光盘数据库包含所有随书光盘等大量科技信息资源;建立了“民办教育研究”数据库;与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内外信息网站成功链接,与国家工程数字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
建设发展
多年来,图书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了图书采访、编目、流通、书目查询、期刊管理等业务的自动化。同时,积极参与陕西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建设,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建立了广泛的馆际文献信息共享关系。局域网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互联网访问本馆。根据用户需要,通过复制、电子邮件(E-mail)、传真、邮寄、联机下载等方式,可向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将紧紧抓住我国信息技术大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机遇,加快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和图书馆学专业队伍建设步伐,为尽快将本馆建设成为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而不懈努力。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
关于我们.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