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红钻鱼又名多耙红钻鱼(学名:Etelis radiosus),又名大口滨,是笛鲷科红钻鱼属的一种鱼类。该物种分布于台湾东港等地,模式产地位于斯里兰卡

简介

中文名 大口红钻鱼

科中文名 笛鲷科

科号科名F370 Lutjanidae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经济性   是

观赏鱼类  否

栖息深度   90 - 360公尺

模式种产地  Sri Lanka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湾分布   东部、南部、绿岛

最大体长  110 cm

栖息环境  深海、礁区、近海沿岸

英文名

Scarletsnapper; Pale snapper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形态特征

体呈长纺锤形;标准体长约为体高之3.32倍。两眼间隔平扁。眼前方无沟槽。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骨末端延伸至眼后缘的下方;上颌骨被鳞。上下颌具多列细齿,外列齿扩大;上下颌前端具2-4犬齿;锄骨具窄的弧状齿带。鳃耙数31。体被中大型栉鳞,背鳍及臀鳍上均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且平直。软硬背鳍间具深缺刻;背鳍与臀鳍最末之软条皆延长而较前方鳍条长;背鳍硬棘X,软条11;臀鳍硬棘III,软条8;胸鳍长约等于头长;尾鳍深分叉,上叶较下叶长,可及体长31%左右。体一致为紫红色,腹部较淡色;尾鳍下叶末端无白缘𫚐。依据Nelson(1994)将其置于笛鲷(笛鲷科)科中的红钻鱼亚科(Etelinae)。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沿岸礁石区,水深90-360公尺处。主要摄食鱼类。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西起斯里兰卡,东至萨摩西群岛,北自南日本,南迄澳洲。台湾省主要分布于东部及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一般以一支钓、延绳钓等渔法捕获。可煎食或煮味噌汤食之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目:鲈形目Perciformes

科:笛鲷科Lutjanidae

属:红钻鱼属 Etelis

种:大口红钻鱼 E. radiosus

二名法

Etelisradiosus

(Anderson, 198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