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乡,位于益阳市安化县,东临冷市镇,西接县城东坪,南与江南镇隔水相望,北与桃源接壤,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面积141.9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自人民公社以后龙塘乡一直为单列乡,乡治设红星村。1991年,乡治迁青山机械厂宿舍区,后因交通不方便,1997年仍迁原址。
202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龙塘乡,成建制设立龙塘镇,以原龙塘乡的行政区域为龙塘镇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龙塘乡下辖18个村:红星村、和睦村、大百龙村、柏溪村、沙田溪村、洗马村、陶贺村、齐心村、陶金村、家乐村、黄山村、封家村、六和村、夏植村、东凡村、岩门村、顽沙村、柏西村。
自然地理
北高南低,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78%,拥有安化县最大的古树群落。
人口
安化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塘乡常住人口为19461人。
经济
农业
全乡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1.97万亩(稻田1.08万亩、旱土0.89万亩),山林14万亩。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林业以孟宗竹和用材林为主。按地域分,常安公路沿线、渭河和占竹溪县中下游为稻作区,边远的山河、建兴、黄沙等村为旱粮区,与桃源乌云界相交的陶金片为林区。
工业
1986年以前,全乡仅有一家木器加工厂。1993年,村民黄浩山创办第一家民营竹制品加工厂。以后,同类民营企业相继发展。至2000年,全乡竹制品加工厂发展到23家,共有生产线64条。投资320万元建立58条卫生筷、高档“自元筷”生产线,投资380万元建立3条竹地板生产线,投资280万元建立3条竹胶板生产线。2000年,创产值3200万元、利税110万元,从业1200多人。产品销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北京市、沈阳市等地,成为全乡拳头产业。
矿产业
全乡石灰石、钒、重晶石等矿藏蕴藏量大。80年代仅有一家石灰厂。进入90年代后,先后投入200万元开发矿业。2000年,全乡矿业总产值892.25万元。其中龙塘钒厂年产钒1500吨,产值750万元。龙塘重晶石开采场,年产重晶石4000吨,产值28万元。
社会事业
全乡共有学校16所(其中初中1所、中小1所、幼儿园1所、村小13所),校园总面积4.3公顷,校舍面积28081平方米,教职工185人。全乡有乡级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9个。
1986~1989年,重点整修建兴小I型水库和洗马等4座小水库。1990年,扩建陶贺山塘至4万立方容量。电力建设乡供电营业所有变压器38台,高压线路66公里,低压线路260公里,年供电量118万千瓦小时。全乡32个村由乡供电所供电,尤家村则由毗邻的冷市供电所供电。电视电讯建设1995年始建有线电视。至2000年,全乡建成光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装机3000台。
学校建设1986~2000年,全乡投资265万元,建、扩、改教学楼20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扩大校园6350平方米。医疗卫生建设乡卫生院有楼房1356平方米,陆续添置B超、X光机、多功能治疗机、化验仪等先进设施,有病床20张,1994年定为一级乙等医院。
交通
龙塘乡共有乡级公路2条、村级公路18条。目前全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手机)。
交通建设1985年以前,全乡仅有10公里常安公路路段和20公里至陶金等简易公路,有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车48辆。
著名人物
龙塘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的故里,将军王赤才是龙塘乡六甲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