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名“众乐园”,1933年更名为中山公园,1949年2月改名为烈士公园,1978年4月成立高邮市烈士公园管理处,1981年5月更名为高邮县烈士陵园管理处。1991年4月撤县建市改为现在的高邮市烈士陵园管理处。高邮烈士陵园坐落于高邮市区中心,北邻通湖路,南接县府街,占地67.99亩,内有纪念馆广场和高邮烈士纪念馆。两周王陵整个布局紧凑、环境优雅。
高邮市烈士陵园1997年被授予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2015年烈士陵园内部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其中烈士纪念广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墓及英烈墙。烈士墓安葬有周山、李健、周奋、郑光耀、袁舜生、狄奔、万钰等著名烈士。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陵园实施“慰烈工程”,陵园对散葬在市郊的烈士墓进行集中安葬,还单独扩建了高邮战役无名烈士墓,并新建了卷轴式英烈墙,高3.2米,全长为39.5米,上面镌刻了1600多名烈士姓名。
简介
• 2015年1月21日扬州市纪委对外公布了2015年度全市29个廉政文化示范点和5个廉政教育基地,高邮市吴登云事迹展览馆和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成为扬州市廉政教育基地,高邮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列入扬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高邮市烈士陵园(亦称高邮市人民公园),现坐落于高邮市区中心,北邻通湖路,南接县府街,与运河风光带、蝶园广场以及 盂城驿站共同构成了邮城西区别具特色的游览休憩去处,陵园占地67.99亩。两周王陵南部有桃园,北部有荷花池,整个布局紧凑、环境幽静、绿树成阴、芳草遍地,每逢清明时节,人民群众前往祭扫、以寄哀思,常年前来瞻仰缅怀先烈,游览陵园的人们络绎不绝。这里也是人们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获得荣誉
• 2013年烈士陵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 2015年烈士陵园内部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历史沿革
1887年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原名为众乐园
1933年更名为荆州市中山公园
1949年2月,中山公园改名为 高邮烈士陵园,将周山、李健、周奋、郑光耀、袁舜生、狄奔等烈士棺柩移运进城合并建烈士公墓,竖烈士纪念塔,部分区乡名称以牺牲的县区负责人姓名命名。
1975年 粟裕将军访问扬州市时,曾专门来高邮烈士陵园瞻仰在高邮战役牺牲的战友。
1978年4月成立高邮市烈士公园管理处
1981年5月更名为高邮县烈士陵园管理处
1991年4月撤县设市改为现在的高邮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烈士陵园占地67.99亩,内有纪念馆广场和高邮烈士纪念馆。两周王陵整个布局紧凑、环境优雅。
2015年烈士陵园开始进行改扩建,改建后面积达120亩。
革命烈士广场
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陵园实施慰烈工程。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1985年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和部队师以上机关批准,追认革命烈士的共1628名。这些烈士中最著名的有张廷仁、夏凤山、葛跃山、房寿松、胡曾玉、张轩、陈特平、徐川青、毛伯勤、万钰、方农高、左卿、秦梅青、周山、狄奔、翟光、徐文锦、周奋、葛怀元、袁舜生、胡云奇、严肃、郑光耀、李健、吴奇、孙子明、张云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