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柃
怒江(学名:柃木属 tsaii)为山茶属柃木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9米。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9米;树皮黑褐色或褐色,稍平滑;嫩枝圆柱形,黄褐色,密被黄褐色柔毛,小枝灰褐色,无毛;顶芽披针形,密被短柔毛。
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厘米,宽1.8-3.2厘米,顶端渐尖,少有为长渐尖,基部楔形,偶有为阔楔形,边缘除近基部全缘外,向上均有细锯齿,干后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沿中脉上被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10-14对,纤细,在上面通常凹下,下面稍隆起,网脉两面常不明显;叶柄长2-3毫米,被短柔毛。
花1-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1-1.5毫米,被短柔毛。雄花:小苞片2,卵圆形,被短柔毛;萼片5,革质,几圆形,干后褐色,长约1.5毫米,顶端圆,外面被短柔毛,边缘具纤毛及腺点;花瓣5,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雄蕊12-15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但略小;花瓣5,卵形,长约2.5毫米;子房卵圆形,3室,无毛,花柱长约1.5毫米,3深裂。果实圆球形,直径5-6毫米。花期10-1l月,果期次年6-8月。
生长环境
怒江柃主要生长在海拔2300~2800(-3200)米的混交林或林缘灌丛中。
分布范围
怒江柃主要分布在芒市、龙陵县、泸水市、碧江、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等地,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察隅县和墨脱县)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