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克尔伦苏木

克尔伦苏木

克尔伦苏木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下辖的一个苏木。克尔伦苏木因克尔伦河而得名,位于新巴尔虎右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西南106公里处。南、北、西部与蒙古国毗邻,边境线长达67.5公里,海拔628米,南部地势高,北部较低,克尔伦河长年流淌在该苏木北部,境内的河流长达40公里,滋养着该苏木丰美的千里牧场。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新巴尔虎右派四旗镶红旗。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新巴尔虎右翼四旗改称新巴尔虎右翼旗。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克尔伦前苏木。

1958年,与宝格德乌拉西、阿拉坦乌拉2苏木合并为劳动公社。

1961年8月,从劳动公社析出置克尔伦公社。

1984年,公社改克尔伦苏木。

2006年5月,赛汉塔拉、杭乌拉2苏木并入。

克尔伦苏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西南部,与蒙古国东方省接壤,行政区域面积为5826.72平方千米。苏木因境内的克鲁伦河而得名,该河流在苏木北部流淌,为当地提供水源。克尔伦苏木的地势以中部略高、北部与南部平坦为特点,平均海拔在500—600米之间。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夏季短暂炎热、秋季多雨、冬季漫长寒冷为气候特征。苏木内有多种自然资源,包括萤石、银等矿产,以及多种野生动物。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克尔伦苏木地处新巴尔虎右旗西南,东与阿拉坦额莫勒镇为邻,南、西与蒙古国东方省马塔德苏木和克尔伦苏木接壤,北与阿拉坦额莫勒、阿日哈沙特镇克鲁伦河相望, 行政区域面积5826.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克尔伦苏木境内地势中部略高,北部与南部平坦,整体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500—6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哈拉金布如格铁乌拉,海拔887米;最低点位于达布孙尼洪浩日音诺尔,海拔540米。

气候

克尔伦苏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短而炎热,秋季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北部雨雪较多。多年平均气温-6.5℃,1月平均气温-21.2℃,极端最低气温-36.6℃(2011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2.0℃,极端最高气温37.1℃(2011年8月11日)。气温最大日较差29.9℃(1974年5月16日)。生长期年平均132.29天,无霜期年平均120.96天,最长达130天,最短为125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3031小时,0℃以上持续期121.68天。极端年最大雨量530.9毫米(199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6.9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8月。

水文

克尔伦苏木境内河道属黑龙江省流域额尔古纳河水系,最大的河流为克鲁伦河,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起源由克尔伦嘎查入境,由西而东,注入呼伦湖,境内流长31.3千米,年均流量18.3立方米/秒。境内较大的泉水有布拉格太诺尔、巴润固日班尼诺尔、固日班尼阿尔山市等。

自然灾害

克尔伦苏木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风雪、鼠害、虫害等。2008年中国雪灾年均发生1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12月,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风力达到6—8级,能见度410米,受灾面积达3200公顷,造成32万头(只)牲畜受灾,死亡牲畜5万头(只)。最严重的一次虫灾发生在2010年5月,害虫叶甲幼虫大面积爆发,受害面积2800万亩,受灾牧户454多户、牲畜22万多头(只)。

自然资源

克尔伦苏木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萤石、银等。其中萤石储量43.13万吨,地质储量30.47万吨。已经开发的有克尔伦萤石矿,位于乌力吉图嘎查,矿区面积0.14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1.34万吨,年产量1万吨。境内有野生动物8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黄羊、旱和狐狸等6种。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克尔伦苏木下辖15个行政村:克尔伦、额日和图、乌力吉图、白音、白音查干、呼和温都尔、白音诺尔、白音呼热宝音塔拉、好力宝图、青格乐、乃日木德乐、其其格乐、芒来、萨如拉。

截至2020年6月,克尔伦苏木下辖2个社区、15个行政村:巴彦乌拉社区、莫日斯格社区、克尔伦村、额日和图村、巴音村、乌力吉图村、巴音查干村、呼和温都日村、巴音诺尔村、好力宝图村、宝音塔拉村、巴音呼热村、萨如拉村、其其格勒村、芒来村、乃日木德勒村、庆格勒村。 苏木人民政府驻克尔伦村。

人口

2011年末,克尔伦苏木总人口458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84人,城镇化率84.76%。另有流动人口3人。总人口中,男性2288人,占50%;女性2294人,占50%;14岁以下964人,占21.0%;15—64岁3186人,占69.5%;65岁以上432人,占9.5%。总人口中,以蒙古族为主,达4228人,占92.3%;有汉、达斡尔族、满、回4个民族,共354人,占7.7%。2011年,人口出生率1.35‰,人口死亡率0.01‰,人口自然增长率1.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78人。

2017年末,克尔伦苏木常住人口为4578人。

截至2018年末,克尔伦苏木户籍人口有480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克尔伦苏木牧民人均纯收入10850元。

2018年,克尔伦苏木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克尔伦苏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2011年,牛饲养量1.16万头,年末存栏0.97万头;羊饲养量39.22万只,年末存栏23.82万只;骆驼饲养量0.024万头,年末存栏0.020峰万头;马饲养量0.455万匹,年末存栏0.424万匹。2011年,生产肉类2681吨,其中牛肉179吨,羊肉2502吨,鲜奶2072吨;畜牧业总产值3.4亿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克尔伦苏木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室15个;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2400册。有摔跤、射箭、赛马、蒙古象棋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文化团体1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克尔伦苏木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病床1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135.0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752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4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56人,参合率81.40%。

社会保障

2011年,克尔伦苏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户,人数91人,支出28.05万元,比上年增长16%,月人均256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3户,人数296人,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月人均174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人,支出1.6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4人,支出14.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752人次。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14人,倒塌房屋10间,直接经济损失176万元,救灾支出6万元,比上年增长9%。

交通运输

克尔伦苏木境内有909县道经过,为当地提供交通便利。

历史文化

克尔伦苏木的地名来源于境内的克鲁伦河,"克尔伦"在突厥语中意为"清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