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因寺
妙因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初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县城鲁土司衙门西侧。该寺是元末平章政事脱欢后裔鲁土司管辖区内的主寺,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座寺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寺院群。经过清代三次扩建,妙因寺成为青海省、甘肃藏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一带颇负盛名的寺院。该寺原名大通寺。
历史
该寺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尕达寺(石屏山尕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座寺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寺院群。经清代三次扩建,成为青海、甘肃藏区和内蒙古一带颇负盛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主殿是多吉强殿(金刚持之意),其次是格尔衮殿(多吉强护法)、嘛尼殿、却典拉章(塔尔殿)、德松桑吉殿(万岁殿)、措钦堆康(大经堂)、池康(禅僧殿)、琼拉昂(鸾王殿)等,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此还建有外地活佛昂欠多处。据藏文史籍记载,清康熙时,仓央嘉措被统治西藏自治区的蒙古和硕特汗国首领拉藏鲁贝废黜后,在云游途中曾于妙因寺后的宣化寺下榻,得到当地鲁土司的热情相待,他在这里宏扬佛法,被称为达宝佛。寺内原设扎仓(学院)两处,分别研习佛教哲学和密宗学科,培养了一批高僧,还曾邀请松巴佛、土观佛、华锐饶布萨等著名学者来此寺讲学,使妙因寺成为连结西藏、内蒙古自治区两地纽带上的一颗明珠。该寺原为永登县所属寺院,1956年连同赛什斯镇等地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现今为甘肃省永登县管辖,所在地址为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
主要建筑
妙因寺位于衙门西侧,为鲁土司所建立的影响最大、塑像最多、壁画最精的一处寺院。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做过大量修整,主要建筑物有:牌坊(已拆)、山门、鹰王殿、万岁殿、古隆官殿、金刚殿、多尔经堂、禅僧殿、大经堂、佛塔以及两座活佛囊和若干僧舍。
1、鹰王殿:以供有鹰王画像而得名,两侧塑哼哈二将,中有景泰元年探花黄谏撰《敕赐大通寺记》石牌一座(已毁坏)。
2、金刚殿:也叫转轮殿,正中从梁上到地下安装有高二米余,直径一米余的八角转轮一座,四面镶有拉环,供人拉转,西侧塑四大金刚像。
3、万岁殿:正中莲台塑佛祖释迦牟尼和交殊、普贤菩萨像。供桌上原供有朱元璋画像,设有木制"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供土司朝拜之用。殿后座南朝北塑有观音人像,又称四臂倒坐观音。四周穿廊画壁上,绘有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形象生动,工艺精致。
4、古隆官殿:古隆官相传是妙因寺护法尊神。原殿甚小,由十七世土司鲁如皋于清咸丰十年增修。殿内原放有达官截只手一只,供人观赏,以后手不知失落何方。
5、塔尔殿:正中竖有木制定心的塔座,中供白玉观音,周围壁上有彩绘佛像。
6、多尔经堂:为妙因寺的正殿。中间塑有西方金刚首菩萨等三佛,千首千眼佛及八菩萨二护法塑像肃立两旁,铜制镀金大小佛像布满供桌,周围壁上分别画着唐僧取经故事,塑着小佛法相,殿内还藏有各种经典500余部,用黄色包裹,木板夹装,宽带密扎。另外还有供印佛像及经文的木质刻若干套,现已散失。
7、大经堂:座西面东,内宽24米,长28米,重檐歇山顶,顶棚为三百七十六块绘画方格天花板,画栋雕梁,宽敞别致,别具风格。内供宗喀巴像,堂中设活佛讲经座床。南北廊下柱空间设有支架小转轮25个,供转寺的人们拉转。
8、禅僧殿:与大经堂相对,殿内有壁画佛像,布设供桌,实为僧众举行小型佛事,讲经学习的小经堂。
9、活佛囊二处,即活佛官舍。其中勘布囊设有整齐雅致的佛舍三间,古塔三座,独立佛龛四处,系明代建筑。
10、塔儿,面对山口,在塔尔殿背后有高约十米的砖塔一座,以纪念释迦牟尼。
妙因寺在青海省藏族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深有影响,过去每年春夏之交,信徒们成群结队,长途跋涉来这里朝拜贡献,转寺磕头,以示笃信虔。
参考资料
全国独有!甘青交界处神秘寺院,隐藏着明代汉藏佛传图.澎湃新闻.2023-11-17
金城瑰宝(二十二)妙因寺.兰州市文旅局政务网.2023-11-17
鲁土司衙门旧址.甘肃省文物局.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