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包振民

包振民

包振民,男,1961年12月出生,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包振民在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就读;1982年8月留校任教。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包振民在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就读,获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2007年,包振民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包振民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2017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海洋生物学专业就读;

1982年8月留校任教至今。

1993年9月-1997年7月,在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就读,获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

2007年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

社会经历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海洋生物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贝类学会理事;

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理事;

国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客座教授;

上海水产大学兼职教授;

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生国外导师;

中国水产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任免信息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研究方向

重点开展扇贝的遗传学现象和机理、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遗传调控网络解析等研究

学术成就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点和重大项目20余项。在扇贝的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中构建了扇贝的遗传连锁图谱,建立了贝类GISH分析技术和标准SSR位点种质鉴定技术,建立了我国扇贝的良种培育体系,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和现代选育技术培育出第一个高产抗逆的扇贝新品种“蓬莱红”,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5年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国内外著名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主参编专著多部;成果获各级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自2002年以来,连续3届获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3年获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2004年获青岛市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称号。

科研项目

1、扇贝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2006AA10A408),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750万元,2006-2010年。主持

2、浅海贝藻复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2006BAD09A09),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600万元,2006-2010年。副主持

3、“蓬莱红”扇贝新品种及秋苗繁育技术的产业化(2006GB23600451),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0万元,2006-2008年。主持

4、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标准化及资源共享(2004DKA3047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20万元/年,2006-2008年。主持

5、栉孔扇贝遗传改良技术及中试示范(2001AA621060),“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58万元,2001-2003年。主持

6、栉孔扇贝遗传改良技术(2003AA603022),“十五”863计划,150万元,2003-2005年。主持

7、养殖扇贝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技术(2005AA603220),“十五”863计划,80万元,2005-2006年。主持

8、栉孔扇贝抗病抗逆性状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01BS10),山东省优秀青年奖励基金,10万元,2001-2003年。主持

9、扇贝远缘杂交种“蓬莱红”秋苗繁育及中试养殖(104116),教育部重点项目,10万元,2003-2006年。主持

10、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子专题(G1999012009),国家973计划,280万元,2000-2004年。第3名

主要论文

1. 胡晓丽,包振民,张玲玲,潘洁,王师,徐俊,胡景杰,高温胁迫对扇贝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高技术通讯,2004,12: 338-342.EI收录

2. 万俊芬,包振民*,刘广绪,潘洁,王如才,扇贝种间单对杂交一代美国白灯蛾ISSR标记的分离方式,高技术通讯,2004, 14: 82-87。EI收录

3. 潘洁,包振民*,赵洋,胡晓丽,万俊芬,李,栉孔扇贝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高技术通讯,2002, 12: 78-82。EI收录

4. 周遵春,包振民,董颖,刘相全,赫崇波等. 虾夷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及杂交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代(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群体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遗传,2007,29(4):1-6。

5. 孙长森,包振民*,王师,战爱斌,汪小龙,胡景杰。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与华贵栉孔扇贝(C. nobilis)远缘杂交子代的胚胎发生及美国白灯蛾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海洋与湖沼,2007, 38: 242-248。

6. 战爱斌, 包振民, 陆维, 汪小龙, 胡景杰. 仿刺参的微卫星标记. 水产学报, 2006, 30 (2): 192-196。

7. 陈奎,黄晓航,包振民,Gaisano Herbert。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VAMP-2 基因的特征研究,中国科学C 辑生命科学 2006, 36 (4): 334~339。

8. 穆春华,包振民,陈刚,郝鲁江,祁自忠,劳军,李广雪,胡景杰,西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海洋学报,2006, 28(4): 121-128.

9. 陈微,张全启,于海洋,胡景杰,齐洁,包振民,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中国水产科学,2005,12:682-687.

10. 王师,包振民,张玲玲,李宁,战爱斌,郭文波,汪小龙,胡景杰,应用PCR-RFLP技术鉴别区分中国沿海四种主要养殖扇贝。食品科学,2006,27 (7):210-214.

11. 赵洋,包振民,毕克,黄晓婷,王,胡景杰,杨爱国,雌性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雄性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杂交子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研究。海洋学报,2006, 28: 100-105.

12. 陈省平,包振民*,潘洁,胡景杰,4种养殖扇贝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特异性AFLP标记研究,海洋学报2005, 27: 160-164.

13. 万俊芬,包振民*,汪小龙,张全启,王如才等,亲本数目对鲍养殖群体AFLP 标记位点及其遗传结构的影响,水产学报,2004, 28(2):128-132。

14. 毕克,包振民*,黄晓婷,王珏,方建光,刘慧,菲律宾帘蛤受精卵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水产学报,2004,28(6):623-627。

15. 汪小龙, 袁志发, 郭满才, 宋世德, 张全启, 包振民. 最大信息原理与群体遗传平衡. 遗传学报, 2002, 29: 562-564。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来讲,培养好学生是我的主业,这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即将毕业踏上社会,其他的事情再多,学生的本科答辩和研究生答辩我肯定要亲自参加,这样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鼓舞,我们也希望为喜欢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给予指点。在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包振民院士都要给毕业生党员上一次毕业党课,结合校史、院史,讲到自己求学、教学和科研的人生经历,与大家谈理想,谈责任和坚持。

寄语青年

古人说三十而立,在今天,就要在人生最美好的光阴里努力奋斗。大家可以在毕业后的前5年打基础,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做事业,最后把事业做大做强,成就你的快意人生。

培养成果

截至2020年6月,包振民1982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近40年,包振民一直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近百人。

个人生活

“曾经名贵的海珍品扇贝,如今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我们育种人员感到既高兴,又失落。”包振民坦言:“高兴的是,扇贝成了大众贝类,价格很便宜,老百姓吃得起;失落的就是,名贵的海珍品,价钱越来越低,变得不那么珍贵了。我们想培育一些品种更好的、品质更高的扇贝,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童第周先生、曾呈奎先生是海洋生命学院前身生物系的创建人,为学校和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我国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包振民说,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人生丰碑,激励我们薪火相传。“科研是一代人接一代人持续不断的事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海洋生命学院院长,我也想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人物评价

包振民为中国水产种业科技发展居世界领跑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贝类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国际声誉。(中国海洋大学评)

包振民院士是中国著名贝类遗传学和育种学家,潜心扇贝遗传育种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青岛晚报评)

获奖记录

人物荣誉

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2年5月,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名单出炉,包振民获奖。

2023年6月,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奖人选名单。

参考资料

包振民.中国工程院.2021-06-18

包振民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2024-10-23

这位渔业领域院士获此殊荣!中国工程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公布.www.toutiao.com.2024-06-27

包振民院士.包振民院士.2021-12-18

中国水产学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集体.中国水产学会.2022-12-24

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努力奋斗.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2024-08-29

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努力奋斗.中国海洋大学.2021-12-18

青岛新增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看看他们都研究啥 - 青岛新闻网.青岛新闻网.2021-12-18

科技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05-30

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名单最新出炉,岩土工程刘汉龙获奖!.岩土在线.2022-05-30

【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揭晓,来看获奖全名单!】.今日头条.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