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湾位于镇安县米粮镇白塔山与朱砂寨对面,为米粮河与岩屋河两河相汇处河口三角地带,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天然港湾,三面环水,前湾座东朝西,背靠景色秀丽的女王山,面朝巍然耸立的珠砂寨,岩屋河绕左湾缓缓而过,米粮河沿右湾流向金钱河汇入长江,有前湾仰韶文 化遗址。
基本介绍
前湾一世界,上下五千年。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根据1993年至1994年各地区(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统计,全省经县(区)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镇安米粮前湾仰韶文化遗址确定为镇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1988年全国第二次古物文物普查时,省、地文物考古队就在前湾的二级台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当时普查的遗址面积有1400多平方米,多数叠压在村组、场房和农民住房之下,在遗址周围的断崖上发现有文化层暴露,同时发现陶片,内含灰陶、褐陶,从采集的标本看,能能辨认初器型,有泥质灰陶平底罐、灰陶碗和褐陶宛,其纹饰以绳纹、蓝纹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方格纹,素面和磨光也不多见。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应为龙山文化的晚期遗址,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文化面貌上与黄河龙山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据考古资料分析,前湾遗址实为长江上有龙山文化的自成体系,其居住者以母系氏族的部落为主,生产工具为磨制石器,生活以捕猎、打渔为主。更令人称奇的是,考古队沿前湾仰韶文化、半坡型文化遗址,又沿岩屋河北岸的一、二、三级台地上发现了同种类的岩屋仰韶文化遗址。以前湾遗址为中心,同时发现了镇安三处沿河地段的遗址,这足以证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选择了镇安最佳地理位置的米粮山地,祖先们以白塔前湾为总部,相互交流着各自的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过着母系人类走婚繁衍后代的生活。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系统的考古发掘,就掌握的资料看,以前湾龙山文化为中心的三处遗址,是以长江上流的金钱河水系发展而发展,三处遗址虽然各有各的文化特点,但更具有地区间的相似的一面,反映了当时各部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前湾古代祖先遗址为镇安古代文明研究了奠定了基础,也是镇安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镇安县近日对来自基层的74名文保员进行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他们将正式成为田野文物保护者。
镇安县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米粮镇的赵家湾遗址、前湾遗址、大坪镇的岩屋遗址等,文物资源得天独厚。据悉,全县境内有塔云山、朝阳观等省级文物8处,有黑龙洞、张家龙王庙、钻天岭娘娘庙等县级文物34处,有张家祠堂、藤花寨等749处文物保护点。为进一步加强全县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县上首批选拔了74名保护人员,持证上岗对田野文物予以保护。
参考资料
镇安有了田野文物守护人.商洛市人民政府网.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