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颖,代郡人,隋唐大臣。 其性格贪昏,与李元吉(李渊第四子)关系密切。杨坚登基后,封宇文颖为上仪同。隋大业年间,宇文颖官至司农少卿。李密大军进逼洛阳市,宇文颖又归降李密。 唐高祖李渊开国之后,宇文颖又降唐,为农圃监,封化政郡公。
武德七年,有人告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李渊令时任司农卿的宇文颖前去召回杨文干。结果宇文颖到后,杨文干真的起兵谋反了。秦王李世民平定了杨文干反军,押解宇文颖回长安,李渊指责宇文颖后将其斩首。
人物经历
隋至唐初京兆人。宇文姓善子。文帝开皇初,拜上仪同。六年,坐叔忻谋反事除名,废于家。隋炀帝大业中,为司农少卿。大业末,李密兵逼洛阳市,乃叛归于密。后随李密归唐,为农圃监,封化政郡公。性贪昏,与齐王李元吉厚善。高祖武德七年,预庆州都督杨文幹谋反,事败被杀。
人物事件
卷入谋反
古籍原文(《资治通鉴》高祖李渊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又密使右虞侯率可达志从朱棣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宫东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为人所告。上召建成责之,流可达志于巂州。杨文干尝宿卫东宫,建成与之亲厚,私使募壮士送长安。上将幸仁智宫,命建成居守,世民、李元吉皆从。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曰:「安危之计,决在今岁!」又使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以甲遗文干。二人至豳州,上变,告太子使文干举兵,使表里相应;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亦诣宫言状。上怒,托他事,手诏召建成,令诣行在。建成惧,不敢赴。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之据城举兵;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之贬损车服,屏从者,诣上谢罪,建成乃诣玉华宫遗址。未至六十里,悉留其官属于毛鸿宾堡,以十余骑往见上,叩头谢罪,奋身自掷,几至于绝。上怒不解,是夜,置之幕下,饲以麦饭,使殿中监陈福防守,遣司农卿宇文颖驰召文干。颖至庆州,以情告之,文干遂举兵反。上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击之。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谋之,世民曰:「文干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上曰:「不然。文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杨坚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王建。蜀兵脆弱,它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相关译文:
当初,齐王李元吉劝说太子李建成除去秦王李世民,他说:“我自当替哥哥亲手将他杀掉!”李世民随从高祖前往李元吉的府第,李元吉将护军宇文宝埋伏在寝室里面,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生性颇为仁爱宽厚,连忙制止了他。元吉恼怒地说:“我这是为哥哥着想,对我有什么好处!”。李建成擅自召募长安及各地的骁勇之士两千多人,充当东宫卫士,让他们分别在东宫左右长林门驻扎下来,号称长林兵。李建成还暗中让右虞候率可达志,从朱棣罗艺那里调集来幽州骁勇精锐的骑兵三百人,将他们安置在东宫东面的各个坊市中,准备用他们来补充在东宫担任警卫的低级军官,结果被人告发。于是,高祖把李建成叫去责备了一番,将可达志流放到州去了。
杨文曾经在东宫担任警卫,李建成亲近并厚待他,私下里让他募集勇士,送往长安。高祖准备前往玉华宫遗址,命令李建成留守京城,李世民与李元吉一起随行。李建成让李元吉乘机图谋李世民,他说:“无论我们的打算是平安无事还是面临危险,都要在今年决定下来。”李建成又指使郎将尔朱焕和校尉桥公山将盔甲赠给杨文。两人来到豳州的时候,上报发生变故,告发太子指使杨文起兵,让他与自己内外呼应。还有一位宁州人杜风举也前往仁智宫讲了这一情形。高祖大怒,借口别的事情,以亲笔诏书传召李建成,让他前往仁智宫。
李建成心中害怕,不敢前去。太子舍人徐师劝他占据京城,发兵起事;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他免去太子的车驾章服,屏除随从人员,到高祖那里去承认罪责。于是,李建成决定前往玉华宫遗址。还没有走完六十里的路程,李建成便将所属官员,全部留在北魏毛鸿宾遗留下来的堡栅中,带领十多个人骑马前去进见皇帝,向皇帝伏地叩头,承认罪责,把身子猛然用力撞了出去,弄得几乎晕死过去。但是,高祖的怒气仍然没有消除。这一天夜里,高祖将他放在帐篷里,给他麦饭充饥,让殿中监陈福看守着他,派遣司农卿宇文颖速去传召杨文。宇文颖来到庆州,将情况告诉了杨文。于是,杨文起兵造反。高祖派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杨师道进击杨文。
事败被杀
古籍原文(《资治通鉴》高祖李渊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
杨文袭陷宁州,驱掠吏民出据百家堡。秦王世民军至宁州,其党皆溃。癸酉,文干为其麾下所杀,传首京师。获宇文颖,诛之。
相关译文:杨文掩袭并攻陷宁州,驱赶劫掠官吏与百姓出城,占据了百家堡。秦王李世民的军队来到宁州以后,杨文的党羽便全部溃散。癸酉(初五),杨文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他的头颅被传送到京城。李世民捉获了宇文颖,将他杀掉。
轶事典故
资治通鉴中所记载李建成谋反事件漏洞百出,存在太多违背逻辑和自相矛盾的东西。所以,部分学者在深入研究后也纷纷质疑,最后做出了否定的结论。正如牛致功先生所称,武德年间,当“两大集团正在进行激烈斗争的时候,与事无关者是不会陷害太子,为李世民出力卖命的”。因此,也有理论认为宇文颖的背后很可能都有明秦王府城墙遗址的力量在驱使和操控。
参考资料
宇文颖_宇文颖介绍_历史人物_词典网.词典网.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