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乐天
杜乐天(1932年—2015年),男,济宁市人,中国放射性地质学家,曾任中核集团部北京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1960年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他是花岗石型铀矿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参与项目研究10余个,奠定了我国花岗岩型矿的成矿理论。
研究成果
杜乐天是花岗岩型铀矿(我国主要铀矿类型)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参与项目研究10余个,奠定了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首届全国李四光科学奖。他的专著《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与岩浆作用》对该领域有重要贡献。此外,他是幔汁(HACONS)学说和地球五个气圈学说的首次提出者,是我国地幔流体与软流层地球化学这一新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地球排气(幔汁辐射)乃是许多自然灾害(地震、厄尔尼诺、极强降雨、干旱、火山、森林大火等)共同根源的研究上又有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