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班组武器

班组武器

班组武器是一种现代化的枪支武器装备,最初源自自动榴弹机枪。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班组武器的设计应该着重解决威力不足、命中率低、毁伤效果不佳、系统重量过大以及对作战环境适应性等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等军事大国正在积极研发新型班组武器。

研究状况

班组武器的研发始于自动榴弹发射器海湾战争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调轻武器在威力、射程和精准度等方面的优势,以满足步兵“非接触式作战”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21世纪理想的步兵武器家族概念,其中班组支援武器是其核心组成部分。1996年初期,已完成总体论证并开展了样机研制试验。虽然研制这种航空武器系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逾越。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化和系统化的趋势是轻武器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研究班组支援武器系统,可以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武器特点

为了实现有效的火力压制、精确打击和有效消灭掩护下的敌人,新的班组支援武器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 采用面杀伤弹药取代传统的点杀伤弹药。

- 相比现有的榴弹机枪,新武器的初速度应显著提升,并确保弹道平直且稳定。

- 系统总质量应减少,以便携带。

- 具备精确的空中爆炸效能。

- 弹药种类多样化,能够应对战场上各种类型的靶标。

- 配备集成观测、瞄准、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火控装置。

系统组成

新的班组支援航空武器系统应包括以下子系统:

- 发射装置: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发射装置可以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改进,以适应整个系统的要求。

- 火控子系统:这是高科技在武器领域的集中体现,旨在实现全天候作战、快速准确的测距,并具备观瞄、弹道计算和修正等功能。

- 弹药与引信:针对集群目标和隐蔽目标,配备面杀伤弹药和适用于不同目标的引信。

关键技术

班组武器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 反后坐力技术:由于武器系统威力强大,膛压高,后坐力较大,影响武器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因此,发射装置的设计应尽可能减轻后坐力。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案,即全枪浮动技术和枪管长后坐技术。

- 火控系统的减重和微型化技术:火控系统在大型武器上有成功的应用案例,但在轻型武器上仍需改进,重点在于降低质量。

- 弹药技术:合理调整系统高爆弹的质量、威力和后坐力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此外,减小弹丸旋转速度对穿甲深度的影响以及增强穿甲弹飞行稳定性也是重要的技术课题。

- 引信技术:主要包括装定方式和装定时机的问题。火控系统完成弹道计算或修正后,应及时对引信进行装定。引信本身应具有高度可靠性,装定方式和在发射装置上的装定位置也应可靠。

- 系统接口技术:接口设计应合理布局,易于维护和操作。系统还应为与其他载具如舰船的连接预留接口,并确保接口的可靠性。

- 系统减重与人机工效技术:系统质量和威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目前提出的减重技术包括优化发射装置组件的质量分布,将质量集中在有助于弹道性能、反后坐和提高射击稳定性的组件上,并尝试从发射器结构上减重。另外,辅助部件上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新材料。设计时应注意保护射手的安全,采用方便舒适的射击姿势,并在外形设计上兼顾美观和人体工程学。

参考资料

美军“下一代班组武器”确定,选择6.8毫米口径有何奥妙与玄机?.风闻社区.2024-11-14

“下一代班组武器”——美陆军计划换装新步枪.“下一代班组武器”——美陆军计划换装新步枪.2024-11-14

中国步兵班组武器发展90年 高原作战曾全面压倒印军.新浪军事.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