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铭,1963年3月出生于长春市,现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室主任,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如软弱土大变形和本构理论、液化判别和危害性、地基基础抗震、土工动力测试技术、波动理论、土工结构稳定性、土-结相互作用、岩土灾害监测和减灾新技术等。

个人简介

袁晓铭,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1987年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获博士学位,199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会议代表或代表团代表曾赴日本、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等地参加工作、国际重大学术会议或学术考察。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学会常务委员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土木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委员会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岩土工程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 \u0026 Engineering Vibration》编委。

研究方向

青年时期成果:解决了凸起区域弹性波散射难题,给出国际上仅有的两个精确解,与廖振鹏院士及门福录研究员分别合作,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地展工程学会会刊《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EESD上;改进了国际上流行的大圆弧方法,给出了表面圆弧凹陷和盆地的精确解,指出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并作实质性修正。

目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研究,包括:软弱土大变形和本构理论、液化判别和危害性、地基基础抗震、土工动力测试技术、波动理论、土工结构稳定性、土-结相互作用、岩土灾害监测和减灾新技术等。

获得奖项

共发表论文近二百余篇,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EESD和SDEE上发表论文六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六十余篇。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次。

1995年获哈尔滨市首届青年科技奖。

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跨世纪人才工程”。

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

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获黑龙江省优秀博士后称号。

2008年获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2009年本人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领导的研究室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