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到兰卡斯特大学访学。主要研究兴趣:文体学、修辞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担任课程:文学文体学、普通文体学、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史、英语精读、英语国家概况等。

个人作品

专著译著

独著:《英汉国俗词语例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主编《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获2006年福州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主编:《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自学手册》,(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2005年11月出版。

主编《“新编英语教程”辅导用书第3册》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主编《“新编英语教程”辅导用书第4册》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副主编:《剑桥商务英语(中高级)口试必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主编陈小慰)。

编写《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同步辅导》,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主编陈小慰)。

翻译:《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译者)。

发表论文

1、“哈葛德《三千年艳尸记》中的非洲风景与帝国意识”,《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

2、“言说与沉默之间:曾广铨译《长生术》的增删及其话语意义”,《语言与翻译》2016年第2期。

3、“译介现代性:曾广与《时务报》译编”,《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4、“象征与权力:哈葛德小说She的性别话语关键词分析”,《话语研究论丛》2015年第1辑。

5、“跨越疆界的求索:《时务报》和哈葛德小说She”,《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

6、“文化霸权下的修辞暴力—《中英天津条约》对‘夷’的英译和禁用”,《东方翻译》2015年第2期。

7、“林译《迦茵小传》人物称谓和身份建构的广义修辞学解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8、“广告语篇中视觉隐喻的文体学解读”,《文体学研究:实证认知跨学科》(主编苏晓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9、“哈葛德小说在中国:历史吊诡和话语意义”,《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一期全文转载。

10、“林译《迦茵小传》道德话语的修辞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1、“认知图式与文本的修辞建构—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三则比喻的修辞设计为例”,《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2、“似是而非说迦茵:林译《迦茵小传》中迦茵形象的修辞解读”,《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3、“林译小说对中国叙事文体的影响—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特点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语言特点及文体得失”,《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跨文化语境下商务语篇的译文连贯构建”,《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6、“英汉语中“杨柳科”的国俗语义对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指导论文

1.用文体学理论评析小说译本。

2.从文体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

3.海明威小说的聚焦模式及其文体效果。

4.从叙述视角聚焦《喧哗与骚动》的语言特点。

5.《达·芬奇密码》的叙事策略分析。

6.《劝导》中的女性叙述声音及叙事特点。

7.旅游资料功能文体分析及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策略。

8.从文体视角看中英女性美容广告的语篇特点。

9. 新闻英语中模糊语的文体功能研究。

10.从文体角度审视英语广告交际功能的实现。

11.英语社论中的情态结构与意识形态意义。

12.《东方快车谋杀案》悬念构建的文体学解读。

13.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与《远大前程》中的悬念。

14.戏剧对话和人物性格塑造:对《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中主要人物矛盾性格的语用文体研究。

主要成就

教研项目

2008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小说中思维风格的多维研究,负责人。

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精读”,负责人。

福州大学校级重点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

福州大学第五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工程,负责人。

福州大学第二十批校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立项项目:“英伦风景自学课件”,负责人。

参考资料

翻译专业硕士(MTI)指导教师——潘红教授简介.sfl.fzu.edu.cn.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