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伯斯2号(Phobos 2,俄语:Фобос 2)是由俄罗斯太空研究机构(俄语 Space Research Institute)负责的火星探测卫星,作为弗伯斯计划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火星及其两颗卫星进行科学研究。该卫星于1988年发射升空,参与此次计划的国家还包括了其他14个国家,其中也包括了美国。尽管如此,由于技术问题,弗伯斯1号在飞往火星的过程中失去了联系,而弗伯斯2号则成功进入了火星轨道,但在接近火卫一弗伯斯时与地球的通讯中断。
主要任务
弗伯斯计划旨在对火星及它的两个卫星——火卫一弗伯斯和火卫二德莫斯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观测太阳活动、分析火星附近的等离子环境、探索火星表面和大气层以及详细研究火卫一弗伯斯的表面组成。
航天器设计
弗伯斯系列航天器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取代了之前用于金星行星任务的4MV型号和最后一次使用的5VK型号。它们的质量约为2600千克,加上轨道插入硬件后可达6220千克。航天器的主要部分由一个压力容器式的电子设备环形舱和一个模块化的实验圆柱体构成。下方安装有四个球形燃料箱,用于控制姿态和调整轨道。整个系统配备了28个推进器,以确保三轴稳定控制和精确指向。
发射与运行
火卫一 1
Phobos 1于1988年7月7日发射,使用的是Proton-K火箭。然而,在飞行数周后,即1988年9月2日,与地面的预期通信未能建立。调查发现,这是由于软件错误导致的姿态控制系统被关闭,使得航天器无法正确定向太阳能电池板,最终耗尽了电池电量。这一故障归因于一次例行测试期间上传的软件指令,这些指令通常会在发射前删除,但由于时间紧迫,工程师决定保留这些代码。不幸的是,一个字符的输入错误触发了这个命令序列,导致了航天器的损失。
火卫一 2
Phobos 2于1988年7月12日发射,同样搭载Proton-K火箭并带有BloD上层阶段。它于1989年1月29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巡航和火星轨道插入过程中,Phobos 2正常工作,收集了有关太阳、星际介质、火星和火卫一的数据。然而,在计划部署Phobos着陆器之前,与地球的通讯突然中断。
系统与传感器
Phobos系列航天器携带了一系列先进的仪器,包括太阳X射线和紫外线望远镜、中子光谱仪以及专门用于研究火卫一地形的雷达实验。此外,着陆器还配备了一套科学工具,如X射线/α能谱仪、地震仪和穿透式探针,用于测量火卫一的物理和机械特性。Phobos 2红外光谱仪(ISM)获得了超过45000条近红外光谱数据,分辨率高达7至25公里,以及400条火卫一的高分辨率图像,使科学家能够绘制出火星和火卫一的第一批矿物学地图,并研究火星的大气层。